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双波段双极化微带天线阵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4页 |
1.1 引言 | 第11-13页 |
1.2 介质谐振器天线综述 | 第13-30页 |
1.2.1 介质谐振器天线分析方法与研究方向 | 第14-17页 |
1.2.2 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 | 第17-24页 |
1.2.3 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 | 第24-30页 |
1.3 介质谐振器天线阵列综述 | 第30-33页 |
1.4 宽带双极化微带天线综述 | 第33-40页 |
1.4.1 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 | 第33-38页 |
1.4.2 双极化微带天线阵 | 第38-40页 |
1.5 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及相关软件 | 第40-42页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42-44页 |
第二章 介质谐振器天线理论基础 | 第44-56页 |
2.1 引言 | 第44-45页 |
2.2 矩形介质谐振器模型及场结构 | 第45-48页 |
2.3 辐射Q值 | 第48-49页 |
2.4 馈电形式 | 第49-53页 |
2.4.1 耦合理论 | 第49-50页 |
2.4.2 探针馈电 | 第50-51页 |
2.4.3 微带线馈电 | 第51页 |
2.4.4 缝隙耦合馈电 | 第51-53页 |
2.5 天线的极化特性 | 第53-55页 |
2.6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高隔离度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 | 第56-73页 |
3.1 引言 | 第56-57页 |
3.2 单元设计 | 第57-68页 |
3.2.1 蝶形缝隙及馈线初始长度的确定 | 第59-60页 |
3.2.2 蝶形缝隙与多分枝微带馈线 | 第60-61页 |
3.2.3 Wilkinson功分网络 | 第61-66页 |
3.2.4 馈电结构参数分析 | 第66-68页 |
3.3 仿真与实测结果 | 第68-72页 |
3.4 结论 | 第72-73页 |
第四章 圆极化低副瓣介质谐振器天线阵 | 第73-78页 |
4.1 引言 | 第73-74页 |
4.2 天线设计 | 第74-76页 |
4.3 仿真结果 | 第76-77页 |
4.4 结论 | 第77-78页 |
第五章 高隔离度双波段双极化微带天线阵 | 第78-88页 |
5.1 引言 | 第78-80页 |
5.2 单元设计 | 第80-83页 |
5.3 子阵设计 | 第83-84页 |
5.4 仿真与测试结果 | 第84-87页 |
5.5 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1页 |
6.1 总结 | 第88-89页 |
6.2 心得体会 | 第89页 |
6.3 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5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105-106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6-107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