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双波段双极化微带天线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44页
    1.1 引言第11-13页
    1.2 介质谐振器天线综述第13-30页
        1.2.1 介质谐振器天线分析方法与研究方向第14-17页
        1.2.2 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第17-24页
        1.2.3 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第24-30页
    1.3 介质谐振器天线阵列综述第30-33页
    1.4 宽带双极化微带天线综述第33-40页
        1.4.1 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第33-38页
        1.4.2 双极化微带天线阵第38-40页
    1.5 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及相关软件第40-42页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42-44页
第二章 介质谐振器天线理论基础第44-56页
    2.1 引言第44-45页
    2.2 矩形介质谐振器模型及场结构第45-48页
    2.3 辐射Q值第48-49页
    2.4 馈电形式第49-53页
        2.4.1 耦合理论第49-50页
        2.4.2 探针馈电第50-51页
        2.4.3 微带线馈电第51页
        2.4.4 缝隙耦合馈电第51-53页
    2.5 天线的极化特性第53-55页
    2.6 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高隔离度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第56-73页
    3.1 引言第56-57页
    3.2 单元设计第57-68页
        3.2.1 蝶形缝隙及馈线初始长度的确定第59-60页
        3.2.2 蝶形缝隙与多分枝微带馈线第60-61页
        3.2.3 Wilkinson功分网络第61-66页
        3.2.4 馈电结构参数分析第66-68页
    3.3 仿真与实测结果第68-72页
    3.4 结论第72-73页
第四章 圆极化低副瓣介质谐振器天线阵第73-78页
    4.1 引言第73-74页
    4.2 天线设计第74-76页
    4.3 仿真结果第76-77页
    4.4 结论第77-78页
第五章 高隔离度双波段双极化微带天线阵第78-88页
    5.1 引言第78-80页
    5.2 单元设计第80-83页
    5.3 子阵设计第83-84页
    5.4 仿真与测试结果第84-87页
    5.5 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1页
    6.1 总结第88-89页
    6.2 心得体会第89页
    6.3 展望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5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105-106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6-107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酚A及其替代物双酚S对鱼类免疫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理
下一篇:量化投资:若干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模型及投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