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高强高韧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54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尼龙6合金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7-19页
        2.2.1 聚合物共混物的增容第17-18页
        2.2.2 尼龙6/聚苯醚合金第18-19页
        2.2.3 尼龙6/聚丙烯合金第19页
        2.2.4 其它尼龙6合金第19页
    2.3 尼龙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9-27页
        2.3.1 蒙脱土及其改性第20-22页
        2.3.2 蒙脱土改性聚合物第22-26页
        2.3.3 蒙脱土改性PA6合金第26-27页
    2.4 尼龙6增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第27-35页
        2.4.1 聚合物共混增韧原理第27-29页
        2.4.2 熔融共混原位形成“核壳结构”增韧粒子第29-32页
        2.4.3 尼龙6的增韧第32-35页
    2.5 聚合物增韧的影响因素第35-39页
        2.5.1 聚合物基体第35-37页
        2.5.2 增韧剂第37-39页
        2.5.3 加工工艺第39页
    2.6 课题的提出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54页
第3章 增容剂和蒙脱土在尼龙6/聚苯醚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协同作用第54-73页
    3.1 前言第54-55页
    3.2 实验部分第55-57页
        3.2.1 实验原料第55页
        3.2.2 试样制备第55-56页
        3.2.3 测试表征第56-5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7-69页
        3.3.1 OMMT在PA6/PPO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层间距第57-59页
        3.3.2 OMMT在PA6/PPO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分散第59-61页
        3.3.3 PA6/PPO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第61-64页
        3.3.4 OMMT与SMA协同作用机理第64-65页
        3.3.5 PA6/PPO复合材料的吸水率第65-66页
        3.3.6 PA6/PPO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第66-68页
        3.3.7 PA6/PPO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第68-69页
    3.4 本章小结第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第4章 高强超韧尼龙6/聚苯醚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第73-88页
    4.1 前言第73页
    4.2 实验部分第73-76页
        4.2.1 实验原料第73-74页
        4.2.2 试样制备第74页
        4.2.3 测试表征第74-7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6-82页
        4.3.1 OMMT在PA6/PPO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分散第76-77页
        4.3.2 PA6/PPO复合材料的形貌第77-78页
        4.3.3 PA6/PPO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第78-79页
        4.3.4 PA6/PPO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HDT第79-80页
        4.3.5 PA6/PPO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增韧机理第80-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第5章 高强超韧尼龙6/(聚苯醚/聚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第88-104页
    5.1 前言第88-89页
    5.2 实验部分第89-92页
        5.2.1 实验原料第89页
        5.2.2 试样制备第89-90页
        5.2.3 测试表征第90-9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2-99页
        5.3.1 “核壳结构”粒子的作用第92-93页
        5.3.2 PA6/SEBS-g-MA/(PPO/PS)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张力与铺展系数第93-95页
        5.3.3 PPO与PS的质量比对PA6/SEBS-g-MA/(PPO/PS)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第95-97页
        5.3.4 PPO/PS的含量对PA6/SEBS-g-MA/(PPO/PS)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第97-99页
    5.4 本章小结第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4页
第6章 原位形成“核壳结构”粒子及其对PA6/SEBS-G-MA/PP的增韧作用第104-122页
    6.1 前言第104-106页
    6.2 实验部分第106-107页
        6.2.1 实验原料第106页
        6.2.2 试样制备第106-107页
        6.2.3 测试表征第10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7-117页
        6.3.1 PP对PA6/SEBS-g-MA/PP共混物形貌的影响第107-111页
        6.3.2 SEBS-g-MA对PA6/SEBS-g-MA/PP共混物形貌的影响第111-113页
        6.3.3 “核壳结构”粒子增韧PA6/SEBS-g-MA/PP共混物第113-115页
        6.3.4 PA6/SEBS-g-MA/PP共混物的拉伸性能第115-116页
        6.3.5 PA6/SEBS-g-MA/PP共混物与PA6/SEBS-g-MA/PPO共混物的差异第116-117页
    6.4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2页
第7章 耐高温高强高韧(聚苯醚/聚苯乙烯)/尼龙6复合材料第122-128页
    7.1 前言第122页
    7.2 实验部分第122-123页
        7.2.1 实验原料第122页
        7.2.2 试样制备第122-123页
        7.2.3 测试表征第123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23-126页
        7.3.1 PPO/PS/SEBS-g-MA/PA6共混物的形貌第123-125页
        7.3.2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HDT第125-126页
    7.4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28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28-132页
    8.1 结论第128-130页
    8.2 展望第130-132页
作者简介第132-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柏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