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实验室诊断论文

临床检验常规定量项目允许不精密度、允许偏倚和允许总误差的研究

英文缩略词第9-10页
中文摘要第10-12页
英文摘要第12-14页
前言第15-17页
一、材料与方法第17-25页
    1. 研究对象第17-20页
    2. 研究方法第20-22页
        2.1 数据与资料的采集第20-21页
        2.2 实验室用户的调查第21-22页
        2.3 网络平台设计第22页
    3. 数据统计分析第22-25页
        3.1 TEa的导出第22-23页
        3.2 允许CV的导出第23-24页
        3.3 允许bias的导出第24-25页
        3.4 实验室用户调查数据的分析第25页
        3.5 试剂性能数据的分析第25页
二、结果第25-230页
    1. 常规化学专业第25-47页
        1.1 直接胆红素第26-29页
        1.2 铜第29-32页
        1.3 锌第32-35页
        1.4 脂肪酶第35-38页
        1.5 胆碱酯酶第38-42页
        1.6 α-羟基丁酸脱氢酶第42-45页
        1.7 总铁结合力第45-47页
    2. 内分泌专业第47-97页
        2.1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第47-50页
        2.2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第50-54页
        2.3 游离甲状腺素第54-57页
        2.4 甲状腺素第57-60页
        2.5 促甲状腺激素第60-63页
        2.6 卵泡刺激素第63-67页
        2.7 黄体生成素第67-70页
        2.8 雌二醇第70-73页
        2.9 催乳素第73-76页
        2.10 睾酮第76-79页
        2.11 孕酮第79-82页
        2.12 皮质醇第82-85页
        2.13 胰岛素第85-88页
        2.14 C肽第88-91页
        2.15 叶酸第91-94页
        2.16 维生素B_(12)第94-97页
    3. 肿瘤标志物专业第97-129页
        3.1 癌胚抗原第97-100页
        3.2 糖类抗原CA19-9第100-103页
        3.3 糖类抗原CA125第103-106页
        3.4 糖类抗原CA153第106-109页
        3.5 β_2微球蛋白第109-112页
        3.6 铁蛋白第112-116页
        3.7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第116-119页
        3.8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第119-122页
        3.9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第122-124页
        3.10 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第124-127页
        3.11 甲胎蛋白第127-129页
    4. 脂类专业第129-146页
        4.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第129-133页
        4.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第133-136页
        4.3 载脂蛋白A1第136-139页
        4.4 载脂蛋白B第139-143页
        4.5 脂蛋白a第143-146页
    5. 心肌标志物专业第146-163页
        5.1 肌酸激酶-MB(μg/L)第146-149页
        5.2 肌酸激酶-MB(U/L)第149-152页
        5.3 肌钙蛋白I第152-156页
        5.4 肌钙蛋白T第156-159页
        5.5 肌红蛋白第159-162页
        5.6 同型半胱氨酸第162-163页
    6. 特殊蛋白专业第163-196页
        6.1 免疫球蛋白G第164-167页
        6.2 免疫球蛋白A第167-170页
        6.3 免疫球蛋白M第170-173页
        6.4 免疫球蛋白E第173-175页
        6.5 补体3因子第175-178页
        6.6 补体4因子第178-181页
        6.7 C反应蛋白第181-184页
        6.8 类风湿因子第184-187页
        6.9 抗链球菌溶血素O第187-190页
        6.10 转铁蛋白第190-193页
        6.11 前白蛋白第193-196页
    7. 血气分析专业第196-213页
        7.1 酸碱度第196-199页
        7.2 二氧化碳分压第199-202页
        7.3 氧分压第202-204页
        7.4 钠离子第204-206页
        7.5 钾离子第206-208页
        7.6 钙离子第208-210页
        7.7 氯离子第210-213页
    8. 糖化血红蛋白第213-216页
    9.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第216-219页
    10. 脑钠肽/N末端前脑钠肽第219-225页
        10.1 脑钠肽第220-222页
        10.2 N末端前脑钠肽第222-225页
    11. 血铅第225-227页
    12. 各研究项目推荐性能规范汇总第227-230页
三、讨论第230-235页
四、全文结论第235-236页
参考文献第236-239页
附表1第239-241页
附表2第241-243页
附表3第243-245页
附表4第245-248页
论文综述第248-271页
    参考文献第267-271页
个人简介第271-273页
致谢第273页

论文共2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酒外源性天然色素(红米红、红花黄)检测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河北省蔬菜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产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