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心律失常论文

钙通道CACNA1C基因突变致心原性猝死相关早期复极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探讨

摘要第3-9页
Abstract第9-17页
第1章 前言第24-37页
    1.1 心原性猝死概述第24-26页
    1.2 ERS——良性/恶性?第26-34页
        1.2.1 定义和流行病学第26-27页
        1.2.2 动态变化的电生理特性第27-28页
        1.2.3 ER及其致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第28-31页
        1.2.4 遗传学基础第31-34页
    1.3 L-型钙离子通道突变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第34-37页
第2章 心原性猝死大家系临床和尸检分析及遗传学检测第37-87页
    材料与方法第37-69页
        1 临床和尸检分析第37-41页
            1.1 研究对象第37-38页
            1.2 临床资料收集第38页
            1.3 尸检资料收集第38-39页
            1.4 先证者心肌组织苏木精-伊红 ( 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第39-41页
            1.5 统计学分析第41页
        2 遗传学检测第41-69页
            2.1 主要仪器设备第41-42页
            2.2 外周静脉血采集第42页
            2.3 外周血白细胞全基因组DNA提取第42-44页
            2.4 基因DNA直接测序第44-69页
    结果第69-82页
        1.临床表现型特征第69-75页
        2.遗传基因型特征第75-82页
        3.遗传型与表现型关联分析第82页
    讨论第82-87页
第3章 CACNA1C基因突变致心原性猝死相关早期复极的细胞电生理机制及其药物干预探讨第87-134页
    材料与方法第87-121页
        1.组织标本免疫组化第87-90页
            1.1 主要仪器设备第87页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87-89页
            1.3 组织免疫操作方法及步骤第89-90页
        2.定点突变第90-99页
            2.1 主要仪器设备第90-91页
            2.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91-93页
            2.3 定点突变操作方法及步骤第93-99页
        3.HEK293细胞培养及瞬时转染第99-104页
            3.1 主要仪器设备第99-100页
            3.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100-101页
            3.3 细胞培养操作方法及步骤第101-103页
            3.4 细胞瞬时转染操作方法及步骤第103-104页
        4.RNA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 qRT-PCR)第104-108页
            4.1 主要仪器设备第104页
            4.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104-105页
            4.3 细胞总RNA提取第105-106页
            4.4 逆转录PCR第106页
            4.5 qRT-PCR第106-108页
        5.蛋白质提取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第108-115页
            5.1 主要仪器设备第108页
            5.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108-112页
            5.3 细胞总蛋白质提取第112页
            5.4 细胞膜蛋白与浆蛋白提取第112-113页
            5.5 蛋白质浓度测定第113页
            5.6 SDS-PAGE蛋白质凝胶电泳第113-114页
            5.7 蛋白质转印第114页
            5.8 蛋白质免疫反应及显色曝光第114-115页
        6.细胞免疫荧光第115-116页
            6.1 主要仪器设备第115页
            6.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115-116页
            6.3 细胞免疫荧光操作方法及步骤第116页
        7.全细胞膜片钳细胞电生理分析及药物筛选第116-120页
            7.1 主要仪器设备第116-117页
            7.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117-119页
            7.3 细胞电生理操作方法步骤及数据记录与分析第119-120页
        8.统计学分析第120-121页
    结果第121-130页
        1.CACNA1C-Q1916R突变质粒成功诱导第121页
        2.CACNA1C-Q1916R突变致Cav1.2 定位表达水平降低但转运能力正常第121-126页
            2.1 先证者心肌组织突变Cav1.2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第121-123页
            2.2 HEK293细胞中突变Cav1.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第123-125页
            2.3 HEK293细胞中突变Cav1.2 定位及转运能力正常第125-126页
        3.CACNA1C-Q1916R突变致LTCCs电生理功能改变及治疗药物筛选第126-130页
            3.1 HEK293细胞瞬时转染效率第126页
            3.2 突变Cav1.2 降低LTCCs电流密度第126页
            3.3 睾酮对突变Cav1.2 功能的影响第126-127页
            3.4 异丙肾上腺素和奎尼丁对突变 Cav1.2 功能的影响第127-130页
    讨论第130-133页
    结论第133-134页
全文总结第134-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6-148页
综述一 心脏钙离子通道疾病第148-155页
    参考文献第153-155页
综述二 心原性猝死患者遗传检测的管理第155-162页
    参考文献第160-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饲用抑菌活性乳酸菌共培养筛选、优化及抗性分析
下一篇:宣木瓜果汁与速溶果粉的加工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