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2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7-8页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对象、方法 | 第10-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温岭市民工子弟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 第12-39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一、流动人口与农民工 | 第12页 |
二、流动人口子女与农民工子女 | 第12页 |
三、农民工子弟学校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温岭市经济状况与民工子弟学校分布的关系 | 第13-17页 |
一、选择温岭作为研究区域的基本条件与特点 | 第13-16页 |
二、温岭农民工子弟学校分布状况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温岭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音乐教育相关基本数据 | 第17-38页 |
一、温岭市农民工子弟小学音乐课程设置 | 第17-19页 |
二、温岭市农民工子弟小学音乐教师质量的调查 | 第19-25页 |
三、温岭市农民工子弟小学音乐的教学设备调查 | 第25-26页 |
四、温岭市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对音乐课个性倾向调查 | 第26-35页 |
五、温岭市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的音乐能力调查 | 第35-36页 |
六、家长对于音乐教育的态度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二章 温岭市农民工子弟小学音乐教育的制约及分析 | 第39-71页 |
第一节 学生层面的分析——心理、文化背景与音乐素质 | 第39-44页 |
一、外来民工子女主要心理问题及表现 | 第39-41页 |
二、外来民工子女的文化水平问题 | 第41页 |
三、外来民王子女的音乐素质问题 | 第41-44页 |
第二节 音乐教师层面的分析——物质生活、社会支持、身心健康、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 | 第44-52页 |
一、教师的物质生活 | 第45-46页 |
二、教师的社会支持 | 第46-47页 |
三、教师的身心健康 | 第47-49页 |
四、教师的职业认同 | 第49-50页 |
五、教师专业发展情况 | 第50-52页 |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分析——办学、运营管理 | 第52-67页 |
一、民工子弟学校办学问题 | 第52-62页 |
二、民工子弟学校的运营管理问题 | 第62-67页 |
第四节 社会层面——政府、家长、社会团体 | 第67-70页 |
一、政府 | 第67-69页 |
二、家长 | 第69页 |
三、社会团体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三章 关于温岭市农民工子弟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思考 | 第71-83页 |
第一节 在民工子弟学校音乐教育资源匮乏中寻求突破的路径 | 第71-76页 |
一、利用身边资源,发挥创造力 | 第73-75页 |
二、根据学生水平,制定教学方案 | 第75-76页 |
三、寻求社会音乐教育 | 第76页 |
第二节 提高对民工子弟学校音乐教育的社会关注与介入度 | 第76-83页 |
一、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偏见 | 第77页 |
二、对音乐学科的偏见 | 第77-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附录 | 第85-151页 |
附录一: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教师、家长调查问卷 | 第85-91页 |
附录二:教师、学生、家长问卷各变量相关性分析表 | 第91-95页 |
附录三:访问照片 | 第95-105页 |
附录四:对14所民工子弟学校音乐教师、管理者以及温岭市教育局领导的录音访谈 | 第105-144页 |
附录五:温岭市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情况一览表 | 第144-146页 |
附录六:温岭市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等级评估指标表 | 第146-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5页 |
致谢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