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担保公司发展困境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一) 创新点 | 第18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民营担保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第19-26页 |
一、我国民营担保公司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二、我国民营担保公司发展现状 | 第20-26页 |
(一) 民营担保数量占比高 | 第21-22页 |
(二) 在保余额不断增加 | 第22页 |
(三) 核心资本金有所提高 | 第22-23页 |
(四) 业务呈现多元化趋势 | 第23-24页 |
(五) 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民营担保公司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26-32页 |
一、信用风险事件频发 | 第26-27页 |
二、运营风险提高,面临倒闭风险 | 第27-28页 |
三、代偿压力不断提高 | 第28-29页 |
四、担保能力相对不足 | 第29-30页 |
五、行业信誉受损,银行切断合作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我国民营担保公司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32-44页 |
一、外部原因 | 第32-39页 |
(一) 经济下行 | 第32-34页 |
(二) 区域传递效应 | 第34-35页 |
(三) 银担关系不对等 | 第35-36页 |
(四) 政策倾向于国有担保公司 | 第36-37页 |
(五) 法律法规不完善和监管不力 | 第37-39页 |
二、内部原因 | 第39-44页 |
(一) 违规操作 | 第39-41页 |
(二) 风险收益不匹配 | 第41-42页 |
(三) 资本金不足 | 第42-43页 |
(四) 缺乏专业人才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我国民营担保公司发展对策 | 第44-52页 |
一、改善民营担保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44-47页 |
(一) 加强与银行的良好合作 | 第44-45页 |
(二)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 第45页 |
(三) 完善法律与监管体系 | 第45-47页 |
二、完善民营担保公司自身体系建设 | 第47-52页 |
(一) 加强业务拓展创新,发展多元化业务 | 第47-48页 |
(二) 完善风险分散机制 | 第48-50页 |
(三) 加强资本金管理,培养行业信誉 | 第50页 |
(四)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 第50-52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