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案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 文献评述 | 第12页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特色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概述 | 第16-22页 |
一、参与方背景介绍 | 第16-18页 |
(一) 万科集团背景介绍 | 第16-17页 |
(二) 宝能集团背景介绍 | 第17页 |
(三) 钜盛华背景介绍 | 第17-18页 |
(四) 前海人寿背景介绍 | 第18页 |
二、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案例过程 | 第18-22页 |
第三章 收购策略、成效与问题 | 第22-35页 |
一、宝能收购万科目的及策略分析 | 第22-28页 |
(一) 标的目标公司的选择 | 第22-25页 |
(二) 收购方式 | 第25-26页 |
(三) 资金组织方式 | 第26-28页 |
二、宝能收购万科成效 | 第28-29页 |
(一) 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 第28页 |
(二) 获得董事会席位的机会 | 第28-29页 |
三、宝能收购万科所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一) 资金来源的合法性 | 第29-34页 |
(二) 一致行动人问题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反收购策略、成效与问题 | 第35-41页 |
一、万科反收购策略分析 | 第35-38页 |
(一) 寻求大股东华润帮助 | 第35页 |
(二) 寻求"白衣骑士"帮助 | 第35-37页 |
(三) 停牌拖延 | 第37页 |
(四) 法律诉讼 | 第37-38页 |
二、万科反收购的成效 | 第38-39页 |
(一) 政治层面 | 第38页 |
(二) 法律层面 | 第38页 |
(三) 股东层面 | 第38-39页 |
三、万科反收购所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一) 内部人控制 | 第39页 |
(二) 董事会决议的合法性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万科与宝能股权之争案例启示 | 第41-44页 |
一、公司治理的效率与改进 | 第41-42页 |
(一) 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 | 第41页 |
(二) 加强与大、中、小股东的良好沟通 | 第41-42页 |
(三) 完善公司章程,设计防御策略 | 第42页 |
二、监管体系的有效性与改进 | 第42-43页 |
(一) 收购价值评判中立,保障市场相对稳定 | 第42页 |
(二) 完善公司并购信息披露制度 | 第42-43页 |
(三) 建立健全多层次市场协同监管体系 | 第43页 |
三、目标公司需具备反收购防御意识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图表 宝能股权质押融资明细表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