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经典诵读中的接受问题研究--以肇庆市端州区中学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研究现状第11-12页
        1.1.2 笔者所处地区经典诵读情况第12-13页
        1.1.3 笔者所在学校经典诵读情况第13页
    1.2 文献概述第13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1 文献法第14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4-15页
        1.4.3 观察法第15页
        1.4.4 行动研究法第15页
        1.4.5 案例研究法第15页
    1.5 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第15-17页
        1.5.1 重点难点第15-16页
        1.5.2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经典诵读与核心素养认识第17-25页
    2.1 经典的含义第17页
    2.2 诵读的含义第17-18页
    2.3 学生核心素养的含义第18-19页
    2.4 经典诵读的范畴与意义第19页
    2.5 经典诵读接受教育的近况与现状第19-25页
        2.5.1.经典诵读的兴起第19-21页
        2.5.2 肇庆市端州区经典诵读的实践形式与探究第21-22页
        2.5.3 当前经典诵读接受问题的探究第22-25页
第三章 经典诵读教育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第25-28页
    3.1 全方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综合素养提升第25-27页
        3.1.1 规范、积贮、锤炼语言,夯实语言基础第25-26页
        3.1.2 扩大阅读视野和范围,培养综合思维第26页
        3.1.3 融通读写,积累素材,牧养语言魅力第26-27页
    3.2 全方位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第27-28页
第四章 经典诵读接受问题现状调查及分析第28-37页
    4.1 经典诵读接受问题现状调查第28-32页
        4.1.1 调查说明第28页
        4.1.2 调查问卷、访谈设计第28页
        4.1.3 结果统计分析第28-32页
    4.2 经典诵读接受教育存在主要问题及表现形式第32-37页
        4.2.1 经典诵读未得到全面理解和贯彻,缺少方法指导第32-33页
        4.2.2 诵读与朗读、阅读等互为混淆,方言诵读时有存在第33页
        4.2.3 节奏韵律不分,平仄押韵不准第33-34页
        4.2.4 语言环境变化,词汇解读不够准确第34-35页
        4.2.5 认知水平差异,接受程度不一第35页
        4.2.6 诵读资料来源相对单一,空间相对狭窄第35-36页
        4.2.7 接受检验评价缺失,收效不大第36-37页
第五章 有效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第37-56页
    5.1.方法引领,有效指引第37-40页
        5.1.1 注意正确发音第37-38页
        5.1.2 注意语音语调第38-39页
        5.1.3 注意节奏停顿第39页
        5.1.4.注意语气语速第39页
        5.1.5 注意思想情感第39-40页
        5.1.6 注意方法技巧灵活运用第40页
    5.2 经典诵读实例分析第40-43页
    5.3 创设平台,营造氛围第43-49页
        5.3.1 书香校园,润物无声第43-44页
        5.3.2 书香家庭,共享乐趣第44-45页
        5.3.3 综合实践,营造和谐第45页
        5.3.4 有效整合,优化提高第45-49页
    5.4 策略指引,有效接受;学法指引,提升素养第49-53页
        5.4.1 化难为易,导入激趣第49-50页
        5.4.2 正音、正义,多元诵读第50页
        5.4.3 经典正心,内化于心第50-51页
        5.4.4 知行合一,外化于行第51-52页
        5.4.5 课外延伸,开拓思维第52-53页
    5.5 经典诵读有效接受教学课例第53-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A第60-62页
附录B第62-63页
附录C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语文微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
下一篇:影视资源辅助中职语文教学运用初探--以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