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能源与环境 | 第11-12页 |
1.1.2 油页岩资源简介 | 第12-14页 |
1.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油页岩干馏残渣燃烧特性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含氧官能团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3 油页岩半焦的孔隙结构研究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基础燃烧特性与实验方法 | 第19-27页 |
2.1 实验样品基础物化特性 | 第19-20页 |
2.1.1 实验样品制备 | 第19-20页 |
2.1.2 基础特性实验 | 第20页 |
2.2 热重燃烧实验 | 第20-23页 |
2.2.1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 第20页 |
2.2.2 油页岩半焦热重燃烧TG-DTG曲线分析 | 第20-22页 |
2.2.3 油页岩半焦燃烧特性分析 | 第22-23页 |
2.3 实验方法介绍 | 第23-26页 |
2.3.1 固定床管式炉燃烧实验 | 第23-24页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第24-25页 |
2.3.3 比表面积分析仪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油页岩半焦燃烧过程中含氧官能团演化分析 | 第27-38页 |
3.1 油页岩半焦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31页 |
3.1.1 油页岩半焦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30页 |
3.1.2 红外谱图的归属及解叠 | 第30-31页 |
3.2 红外光谱的拟合分析 | 第31-37页 |
3.2.1 羟基区的拟合分析 | 第31-33页 |
3.2.2 含氧官能团区的拟合分析 | 第33-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油页岩半焦燃烧过程孔隙结构变化研究 | 第38-48页 |
4.1 孔隙结构参数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4.1.1 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 第38页 |
4.1.2 孔径分布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4.1.3 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第39页 |
4.2 吸附脱附特性分析 | 第39-43页 |
4.2.1 吸附等温线及其分类 | 第39-40页 |
4.2.2 吸附回线及孔结构 | 第40-41页 |
4.2.3 吸附脱附特性分析 | 第41-43页 |
4.3 孔隙特性分析 | 第43-47页 |
4.3.1 孔隙分布研究 | 第43-45页 |
4.3.2 比表面积分析 | 第45-46页 |
4.3.3 分形维数分析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