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黄土高原农田土壤碳和养分库分布及稳定性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土壤有机质特征第11-12页
        1.2.1 土壤腐殖质化学分组第11-12页
        1.2.2 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第12页
    1.3 全球土壤有机碳库存量及分布第12-14页
        1.3.1 国外关于土壤有机碳库存量研究的进展第13-14页
        1.3.2 国内关于土壤有机碳库存量的研究第14页
    1.4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概念第14-16页
    1.5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第16-17页
第二章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第17-20页
    2.1 选题依据第17页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2.3 研究方法、内容、技术路线第18-20页
        2.3.1 研究目标第18页
        2.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2.3.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三章 农田土壤颗粒碳和养分构成第20-34页
    3.1 前言第20-2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3.2.1 研究区概况第21-22页
        3.2.2 样品采集第22页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2-23页
        3.2.4 数据分析第23页
    3.3 结果分析第23-31页
        3.3.1 长期施肥塿土土壤碳及养分状况第23-25页
        3.3.2 不同土壤类型土壤碳及养分状况第25-26页
        3.3.4 不同粒径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状况第26-28页
        3.3.5 农田土壤颗粒有机质中碳和养分含量及其对总有机碳和养分库的贡献第28-30页
        3.3.6 分析不同类型农田土壤碳和养分库构成分布及差异的影响因素和机理第30-31页
    3.4 讨论第31页
    3.5 小结第31-34页
第四章 农田土壤难降解有机碳和养分稳定性研究第34-39页
    4.1 前言第34-35页
    4.2 测定方法第35页
    4.3 结果分析第35-37页
        4.3.1 农田土壤难降解有机碳及养分第35-36页
        4.3.2 农田土壤稳定性组分分析第36-37页
    4.4 讨论第37-38页
    4.5 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典型土壤剖面碳和养分构成分布及稳定性第39-50页
    5.1 前言第39-40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5.2.1 研究区概况第40页
        5.2.2 样品采集第40页
        5.2.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40-41页
        5.2.4 数据分析第41页
    5.3 结果分析第41-47页
        5.3.1 黑垆土剖面土壤碳和养分的构成第41-43页
        5.3.2 黑垆土剖面土壤碳、养分库分布及稳定性第43-45页
        5.3.3 塿土剖面土壤碳和养分构成第45-46页
        5.3.4 塿土剖面碳、养分库分布及稳定性第46-47页
    5.4 讨论第47-49页
        5.4.1 黑垆土、塿土剖面有机碳、无机碳比较第47-48页
        5.4.2 典型土壤剖面不同形态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第48-49页
    5.5 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3页
    6.1 结论第50-51页
    6.2 问题与展望第51-53页
        6.2.1 存在问题第51页
        6.2.2 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下一篇:黄土高原刺槐、柠条人工林土壤—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