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页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第14-29页
    2.1 文献综述第14-18页
        2.1.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2.1.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8页
    2.2 基础理论概述第18-23页
        2.2.1 不良资产证券化理论概述第18-19页
        2.2.2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第19页
        2.2.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4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第21-23页
    2.3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制度规定第23-29页
        2.3.1 国际会计准则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规定第23-26页
        2.3.2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规定第26-29页
第3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流程第29-35页
    3.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第29-31页
        3.1.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第29-30页
        3.1.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第30-31页
    3.2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会计处理流程第31-34页
        3.2.1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会计确认第32-33页
        3.2.2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会计后续计量第33-34页
        3.2.3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会计终结处理第34页
    3.3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信息披露第34-35页
第4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实务案例分析第35-47页
    4.1 农盈2016年第一期交易结构第35-37页
    4.2 农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情况第37-41页
        4.2.1 农盈2016年第一期资产池情况第37-41页
        4.2.2 农盈2016年第一期入池资产评级情况第41页
        4.2.3 农盈2016年第一期发行情况第41页
    4.3 农盈2016年第一期发起人会计处理第41-43页
        4.3.1 发起人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初始会计确认第41-42页
        4.3.2 发起人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存续期内的会计计量第42-43页
        4.3.3 发起人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终结的会计处理第43页
    4.4 农盈2016年第一期发起人信息披露第43-44页
    4.5 案例拓展分析第44-45页
        4.5.1 转移了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会计处理第44-45页
        4.5.2 保留了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会计处理第45页
        4.5.3 既未转移也未保留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会计处理第45页
    4.6 案例分析总结第45-47页
第5章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及建议第47-52页
    5.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涉及的会计问题第47-48页
        5.1.1 会计确认问题第47页
        5.1.2 会计计量问题第47-48页
        5.1.3 后续涉入资产问题第48页
    5.2 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的建议第48-52页
研究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架空吊运索道作业过程的振动建模研究
下一篇:中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