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1.1 涂料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1.2 水性涂料 | 第13-15页 |
1.2.1 水性涂料的定义 | 第13页 |
1.2.2 水性涂料的特征 | 第13-14页 |
1.2.3 水性涂料的分类 | 第14页 |
1.2.4 水性涂料的组成 | 第14-15页 |
1.3 水性醇酸树脂涂料 | 第15-17页 |
1.3.1 醇酸树脂概述 | 第16页 |
1.3.2 醇酸树脂的水性化方法 | 第16-17页 |
1.4 水性醇酸树脂的改性 | 第17-19页 |
1.4.1 丙烯酸树脂改性水性醇酸树脂 | 第17-18页 |
1.4.2 聚氨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 | 第18页 |
1.4.3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醇酸树脂 | 第18-19页 |
1.4.4 有机硅改性水性醇酸树脂 | 第19页 |
1.5 水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的研究 | 第19-21页 |
1.5.1 酯化法制备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 第20页 |
1.5.2 共聚法制备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 第20-21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2 阳离子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杂化乳液的制备 | 第22-56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2-23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2-2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3 实验原理 | 第23-25页 |
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2.4.1 聚合物胶膜的制备 | 第25页 |
2.4.2 聚合物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5页 |
2.4.3 乳液粒径大小的测定 | 第25页 |
2.4.4 乳液流变性能的测试 | 第25页 |
2.4.5 乳胶粒的形貌观测 | 第25页 |
2.4.6 聚合物热失重分析 | 第25页 |
2.4.7 聚合物DSC分析 | 第25页 |
2.4.8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第25页 |
2.4.9 乳液的粘度行为测试 | 第25页 |
2.4.10 聚合物分子量测定 | 第25-26页 |
2.4.11 丙烯酸酯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 第26页 |
2.4.12 丙烯酸酯单体接枝率的测定 | 第26页 |
2.4.13 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 第26页 |
2.4.14 漆膜性能的检测 | 第26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6-54页 |
2.5.1 丙烯酸酯单体滴加时间对杂化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26-31页 |
2.5.2 聚合反应温度对杂化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1-36页 |
2.5.3 DM对杂化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2.5.4 软/硬单体比对杂化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8-41页 |
2.5.5 醇酸树脂对杂化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41-45页 |
2.5.6 SA对杂化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45-48页 |
2.5.7 KH-570 对杂化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48-52页 |
2.5.8 较佳原料配比下的乳胶粒形貌观测及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3 阳离子水性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涂料的制备 | 第56-65页 |
3.1 引言 | 第5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56-57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57页 |
3.2.3 涂料制备流程 | 第57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64页 |
3.3.1 分散剂对涂料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2 消泡剂对涂料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3.3.3 成膜助剂对涂料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3.3.4 催干剂对涂料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5 增稠剂对涂料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3.3.6 涂料产品性能检测 | 第62-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4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5-67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4.2 创新点 | 第66页 |
4.3 进一步工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