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0-14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及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及发展动态 | 第11-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5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警机制的涵义 | 第15-18页 |
二、论文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第五节 完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警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19-22页 |
一、迅速及时原则 | 第20页 |
二、信息公开原则 | 第20页 |
三、统一指挥原则 | 第20页 |
四、防范与防治相结合原则 | 第20-21页 |
五、优先处理紧急情况原则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广西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警机制的现状 | 第22-25页 |
第一节 预警信息网络平台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预警机制相关法规与应急预案 | 第23页 |
第三节 应急管理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 第23页 |
第四节 应急后勤保障资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广西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5-28页 |
第一节 信息无法高效传递,导致互动机制缺失 | 第25页 |
第二节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尚未完善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预警观念与危机意识都比较薄弱 | 第26页 |
第四节 预警机制工作重心不明确 | 第26-27页 |
第五节 预警技术和设备落后,不利于预测预警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国外预警机制经验借鉴 | 第28-32页 |
第一节 有针对的负责部门及其善后机构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合理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保障 | 第29页 |
第三节 有完善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有完整的管理系统 | 第30页 |
第五节 高速发达的公共危机信息网络和先进的预警设备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完善广西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警机制的建议 | 第32-41页 |
第一节 健全广西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法律法规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增强公众响应广西政府预警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加强广西情报预警平台建设 | 第34-35页 |
第四节 拓展广西预警主体的局限范围 | 第35-36页 |
第五节 增强广西情报队伍的研判能力 | 第36页 |
第六节 加强危机意识教育 | 第36-38页 |
第七节 重要的后勤保障机制 | 第38-39页 |
第八节 基于一案三制,确保预警机制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附录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