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齿槽转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永磁电机的分类 | 第15-18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与齿槽转矩机理 | 第20-38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永磁同步电机基本原理 | 第20-23页 |
2.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 | 第20-21页 |
2.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2.3 永磁同步电机的稳态性能分析 | 第23-27页 |
2.3.1 稳态运行和向量图 | 第23-25页 |
2.3.2 稳态运行性能分析计算 | 第25-27页 |
2.4 永磁同步电机磁路分析与计算 | 第27-32页 |
2.4.1 空载漏磁系数 | 第27-30页 |
2.4.2 永磁体工作点的计算 | 第30-32页 |
2.5 齿槽转矩产生原理与研究方法 | 第32-36页 |
2.5.1 齿槽转矩产生原理 | 第32-33页 |
2.5.2 齿槽转矩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辅助槽对齿槽转矩的影响研究 | 第38-56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有限元分析法计算齿槽转矩 | 第38-39页 |
3.3 辅助槽参数对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影响分析 | 第39-51页 |
3.3.1 辅助槽型的选择 | 第39-42页 |
3.3.2 辅助槽槽数影响分析 | 第42-45页 |
3.3.3 辅助槽半径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3.3.4 辅助槽位置影响分析 | 第47-51页 |
3.4 辅助槽对电机其他性能影响分析 | 第51-54页 |
3.4.1 反电动势影响分析 | 第51-53页 |
3.4.2 空载气隙磁密分析 | 第53-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基于齿槽转矩削弱方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设计 | 第56-72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永磁同步电机基本参数与结构确定 | 第56-61页 |
4.2.1 极槽配合 | 第56-57页 |
4.2.2 转子磁极结构与永磁体设计 | 第57-58页 |
4.2.3 定子绕组与定子槽设计 | 第58-60页 |
4.2.4 电机材料的选取 | 第60-61页 |
4.3 电机主要尺寸的确定和气隙的选取 | 第61-64页 |
4.3.1 主要尺寸的确定 | 第61-62页 |
4.3.2 气隙的选取 | 第62-64页 |
4.4 添加辅助槽改善齿槽转矩 | 第64-70页 |
4.4.1 辅助槽参数的确定 | 第64-65页 |
4.4.2 电机性能有限元仿真 | 第65-70页 |
4.5 电机机械结构设计 | 第70-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分析 | 第72-78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样机测试原理及平台介绍 | 第72-74页 |
5.2.1 样机测试原理介绍 | 第72页 |
5.2.2 测试平台介绍 | 第72-74页 |
5.3 样机的性能测试实验 | 第74-77页 |
5.3.1 样机的空载性能测试 | 第74-75页 |
5.3.2 样机的负载性能测试 | 第75-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创新点 | 第79页 |
6.3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