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养蜂、益虫饲养论文--蜜源植物论文

蜜蜂梨树访花行为及采集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表达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2页
    1 传粉昆虫第13-14页
        1.1 传粉昆虫的种类第13-14页
        1.2 传粉昆虫的经济效益第14页
            1.2.1 传粉昆虫的经济效益第14页
            1.2.2 蜜蜂授粉的价值第14页
    2 蜜蜂授粉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第14-16页
        2.1 国外蜜蜂授粉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第15页
        2.2 国内蜜蜂授粉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第15-16页
    3 影响蜜蜂采集行为的因素第16-20页
        3.1 蕈形体第17页
        3.2 蜂种第17页
        3.3 基因第17-18页
        3.4 激素第18-20页
            3.4.1 内激素第18-19页
            3.4.2 外激素第19-20页
    4 诱导蜜蜂授粉的方法和技术第20-21页
        4.1 饲喂方式诱导蜜蜂第20-21页
            4.1.1 饲喂添加剂第20页
            4.1.2 奖励饲喂第20-21页
        4.2 信息素第21页
    5 蜜蜂采集行为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5.1 For(Foraging)基因第22-24页
        5.2 Mvl(Malvolio)基因第24-25页
    6 主要研究内容第25页
    7 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参考文献第27-32页
第二章 梨树同花期植物蜜蜂访花偏爱性的研究第32-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1.1 材料第32-33页
            1.1.1 试验样地第32-33页
            1.1.2 仪器第33页
        1.2 方法第33页
            1.2.1 梨树同花期植物种类调查第33页
            1.2.2 蜜蜂对各种植物采集偏爱性的观察第3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3-35页
        2.1 梨树同花期植物种类第33-34页
        2.2 蜜蜂访花偏爱性第34-35页
            2.2.1 不同品种梨树蜜蜂的访花行为第34页
            2.2.2 砀山酥梨和油菜的蜜蜂访花行为第34-35页
    3 讨论第35-36页
    4 小结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第三章 花蜜和花粉成分对蜜蜂传粉的影响第38-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1.1 材料第38-39页
            1.1.1 样品来源第38页
            1.1.2 试剂第38页
            1.1.3 仪器第38-39页
        1.2 方法第39页
            1.2.1 花蜜的取样方法第39页
            1.2.2 花蜜中糖含量的测定第39页
            1.2.3 不同品种梨树和油菜花粉的取样方法第39页
            1.2.4 不同品种梨树和油菜花粉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第39页
            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2.1 花蜜中的糖含量第39-40页
        2.2 不同品种梨树和油菜花粉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第40-41页
            2.2.1 不同品种梨树和油菜花粉中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第40页
            2.2.2 不同品种梨树花粉中的各氨基酸组分第40-41页
            2.2.3 油菜和砀山酥梨花粉中的各氨基酸组分第41页
    3 讨论第41-42页
    4 小结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第四章 巢内诱导对蜜蜂采集行为的影响第44-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1.1 材料第44-45页
            1.1.1 试验样地第44页
            1.1.2 梨树品种第44页
            1.1.3 蜂群第44-45页
            1.1.4 试剂第45页
        1.2 方法第45-46页
            1.2.1 处理方法第45页
            1.2.2 溶液配制第45页
            1.2.3 观察指标第45页
            1.2.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5-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2.1 不同处理各时段蜜蜂采集的梨花花粉重量第46页
        2.2 不同处理各时段蜜蜂梨花花粉的采集量占采粉量比例第46-47页
        2.3 蜜蜂梨花粉的日采集量占日采粉量的比例第47页
        2.4 采集梨花花粉的蜜蜂比例第47-48页
    3 讨论第48-49页
    4 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第五章 巢外诱导对蜜蜂访花行为的影响第52-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1.1 材料第52-53页
            1.1.1 样地选择第52页
            1.1.2 蜂群第52页
            1.1.3 诱导剂第52-53页
        1.2 方法第53页
            1.2.1 梨树的选择与处理第53页
            1.2.2 观察指标第53页
            1.2.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2.1 不同诱导剂对访花蜜蜂数量的影响第53-54页
        2.2 不同诱导剂对蜜蜂访花频率的影响第54页
        2.3 不同诱导剂对蜜蜂访花有效飞行时间所占比例的影响第54-55页
    3 讨论第55-56页
    4 小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第六章 中华蜜蜂Acfor和Acmvl基因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58-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8-65页
        1.1 材料第58-60页
            1.1.1 样本第58页
            1.1.2 主要仪器第58-59页
            1.1.3 主要试剂第59页
            1.1.4 其它常用试剂第59页
            1.1.5 主要溶液的配置第59-60页
        1.2 方法第60-65页
            1.2.1 头部总RNA的提取及检测第60页
            1.2.2 Acfor和Acmvl片段的扩增(内部扩增)第60-63页
            1.2.3 PCR产物的纯化、克隆与测序第63-64页
            1.2.4 Acfor和Acmvl cDNA的5’和3’RACE扩增第64页
            1.2.5 PCR产物的序列鉴定第64页
            1.2.6 序列分析第64-6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5-72页
        2.1 总RNA提取及检测第65页
        2.2 Acfor和Acmvl cDNA全长扩增第65-66页
            2.2.1 内部序列扩增结果第65-66页
            2.2.2 末端序列扩增结果第66页
        2.3 中华蜜蜂Acfor和Acmvl的的核苷酸序列第66-68页
        2.4 中华蜜蜂Acfor和Acmvl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68-72页
    3 讨论第72-73页
    4 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七章 中华蜜蜂Acfor和Acmvl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6-8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6-77页
        1.1 材料第76页
        1.2 方法第76-7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7-81页
        2.1 蛋白质的基本理化性质第77-78页
        2.2 信号肽的预测第78页
        2.3 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的预测第78-80页
        2.4 跨膜结构的预测第80页
        2.5 二级结构的预测第80-81页
    3 讨论第81-82页
    4 小结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5页
第八章 不同生理阶段中华蜜蜂Acfor和Acmvl mRNA的差异性表达分析第85-9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5-87页
        1.1 材料第85-86页
            1.1.1 样品采集第85页
            1.1.2 主要仪器第85-86页
            1.1.3 主要试剂第86页
        1.2 方法第86-87页
            1.2.1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第86页
            1.2.2 cDNA第一链合成第86页
            1.2.3 引物设计第86页
            1.2.4 Real-time PCR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第86-87页
            1.2.5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87页
            1.2.6 目的基因的相对定量分析第87页
            1.2.7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8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7-91页
        2.1 总RNA提取及检测第87-88页
        2.2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88页
        2.3 样品扩增动力学曲线及熔解曲线第88-90页
        2.4 不同生理阶段Acfor mRNA的表达特点第90页
        2.5 不同生理阶段Acmvl mRNA的表达特点第90-91页
    3 讨论第91页
    4 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3页
全文结论第93-95页
特色与创新第95-97页
Abstract第97-99页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说明第101-102页
附录二 Acfor cDNA序列第102-103页
附录三 Acmvl CDNA序列第103-104页
附录四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风险欺诈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绵羊Lpin2与Lpin3基因遗传变异、表达及其与性状的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