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成都平原栽培的核桃无性系评价和筛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核桃生物学特性及适应性 | 第9-11页 |
1.1.1 核桃的生物学特性 | 第9-10页 |
1.1.2 核桃的生态适应性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核桃栽培概况 | 第11-14页 |
1.2.1 核桃在国外的主产地及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核桃栽培概况 | 第12-13页 |
1.2.3 四川省核桃栽培概况 | 第13-14页 |
1.3 核桃种质资源概况 | 第14-16页 |
1.4 核桃育种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5 核桃优良无性系选择方法 | 第17-19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19-20页 |
3.2 研究材料 | 第20页 |
3.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3.4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3.5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3.5.1 适应性评价 | 第22-23页 |
3.5.2 早期结实性评价 | 第23页 |
3.5.3 坚果品质评价 | 第23-25页 |
3.5.4 授粉无性系配置 | 第25页 |
3.5.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4 结果分析 | 第26-36页 |
4.1 适应性评价 | 第26-30页 |
4.1.1 基于保存率的适应性评价 | 第26-27页 |
4.1.2 基于营养生长的适应性评价 | 第27-30页 |
4.2 早期结实性评价 | 第30-31页 |
4.3 坚果品质评价 | 第31-33页 |
4.3.1 主要考察指标 | 第31-32页 |
4.3.2 辅助参考指标 | 第32-33页 |
4.4 授粉无性系配置 | 第33-36页 |
4.4.1 雌花花期 | 第33-34页 |
4.4.2 雄花花期 | 第34-35页 |
4.4.3 授粉无性系配置 | 第35-36页 |
5 讨论与结论 | 第36-40页 |
5.1 讨论 | 第36-38页 |
5.2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附表一 69个核桃无性系及香玲的生长调查结果 | 第43-45页 |
附表二 30个无性系坚果品质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