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大连银行零售业务互联网化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 贡献和不足之处第14-16页
        1.3.1 贡献之处第14-15页
        1.3.2 不足之处第15-16页
2 零售业务内涵及研究现状第16-29页
    2.1 零售业务互联网化内涵第16-21页
        2.1.1 零售业务界定第16页
        2.1.2 零售业务特征第16-18页
        2.1.3 零售业务瓶颈第18-21页
    2.2 大连银行零售业务互联网化条件分析第21-25页
        2.2.1 政策条件第21-23页
        2.2.2 经济条件第23-24页
        2.2.3 社会条件第24页
        2.2.4 技术条件第24-25页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5-29页
        2.3.1 国内研究现状第25-26页
        2.3.2 国外研究现状第26-29页
3 基于产品互联网化策略研究第29-38页
    3.1 产品创新第29-32页
        3.1.1 客户创新分类法第29-30页
        3.1.2 应用场景创新法第30-31页
        3.1.3 体验式服务创新法第31-32页
    3.2 流程创新第32页
    3.3 交互方式创新第32-35页
        3.3.1 布局手机终端,抢占移动支付市场第32-33页
        3.3.2 构建微信银行,加强客户互动第33-35页
        3.3.3 搭建“连e生活”电商app平台第35页
    3.4 风控创新第35-38页
        3.4.1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第36页
        3.4.2 大数据分析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第36-37页
        3.4.3 金融创新加强风险转移能力第37-38页
4 基于定价互联网化策略研究第38-45页
    4.1 客户终身价值定价法第38-40页
        4.1.1 客户终身价值的理念第38-39页
        4.1.2 客户终身价值法的变量第39页
        4.1.3 客户终身价值定价法的应用第39-40页
    4.2 差异化定价法第40-43页
        4.2.1 差异化定价的理念第40-41页
        4.2.2 差异化定价的变量分析第41-42页
        4.2.3 差异化定价法的应用第42-43页
    4.3 组合定价法第43-45页
        4.3.1 组合定价的理念第43页
        4.3.2 组合定价法的变量分析第43-44页
        4.3.3 组合定价法的应用第44-45页
5 基于渠道互联网化策略研究第45-49页
    5.1 加快自主互联网平台的建设第45-47页
        5.1.1 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智慧银行第45-46页
        5.1.2 丰富手机银行的拓展功能第46-47页
        5.1.3 提高微信银行的社交属性第47页
    5.2 加强与强势互联网企业的合作第47-49页
        5.2.1 强势互联网企业的优势第47-48页
        5.2.2 合作方式的探讨第48-49页
6 基于促销互联网化策略研究第49-57页
    6.1 促销理念的创新第49-51页
        6.1.1 场景促销第49-50页
        6.1.2 参与感促销第50页
        6.1.3 整合促销第50-51页
    6.2 促销方式的创新第51-54页
        6.2.1 直销银行第51-52页
        6.2.2 社区银行第52-53页
        6.2.3 微信银行第53-54页
    6.3 促销内容的创新第54-57页
        6.3.1 情感促销第54页
        6.3.2 事件促销第54-55页
        6.3.3 病毒视频促销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渠道建设与创新策略研究
下一篇:商学院质量认证体系下的组织结构调整--以UF大学X商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