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潍坊某中职学校为例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绪论 | 第11-17页 |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四、研究设计 | 第15-17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一章 潍坊某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 第17-25页 |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 二、潍坊某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8-25页 |
| (一)潍坊某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整体情况 | 第18-19页 |
| (二)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19-23页 |
| (三)各维度数据分布图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 第25-33页 |
| 一、学校因素 | 第26-28页 |
| (一)工作压力大 | 第26页 |
| (二)较大的招生压力 | 第26-27页 |
| (三)教育对象日益复杂,且生源素质不高 | 第27-28页 |
| (四)数量多且要求不断提高的教师考核改革 | 第28页 |
| 二、教师因素 | 第28-30页 |
| (一)工作热情低 | 第28-29页 |
| (二)自我效能感低 | 第29-30页 |
| (三)自我要求低 | 第30页 |
| 三、社会因素 | 第30-33页 |
| (一)认可度不高 | 第30-31页 |
| (二)较高的期望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 | 第33-40页 |
| 一、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 第33-35页 |
| (一)提高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 | 第33页 |
| (二)关注中职青年教师成长,增强职业自豪感 | 第33-34页 |
| (三)树教师良好形象,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 第34-35页 |
| 二、增强学校人文管理 | 第35-36页 |
| (一)提高校长管理能力,创设工作环境 | 第35页 |
| (二)加强人文关怀,增加教师满意度 | 第35-36页 |
| (三)健全管理机制,合理制定管理策略 | 第36页 |
| 三、加强教师自身调控 | 第36-40页 |
| (一)丰富休闲文化 | 第36-37页 |
| (二)提高认识,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 第37-38页 |
| (三)增强职业认同,提高自我效能感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附录A | 第43-46页 |
| 附录B | 第46-47页 |
| 附录C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