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一) 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0页 |
(二)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 第10-11页 |
(三) 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 | 第11-12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五、研究伦理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7-40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7-25页 |
(一) 文化、文化传承 | 第17-21页 |
(二) 民族、少数民族 | 第21-22页 |
(三) 课程、幼儿园课程 | 第22-2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25-40页 |
(一) 裕固族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25-28页 |
(二) 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的相关研究 | 第28-31页 |
(三) 少数民族聚居区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 第31-35页 |
(四) 其他相关课程的研究 | 第35-40页 |
第二章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探讨 | 第40-52页 |
一、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 | 第40-46页 |
(一) 文化学理论基础 | 第40-42页 |
(二) 教育学理论基础 | 第42-44页 |
(三) 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44-46页 |
二、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探讨 | 第46-52页 |
(一) 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 第46-48页 |
(二) 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价值 | 第48-49页 |
(三) 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 第49-52页 |
第三章 裕固族文化述略 | 第52-63页 |
一、自然与人文交融下的生态环境 | 第52-56页 |
(一) 裕固族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52-54页 |
(二) 裕固族开放包容的人文社会环境 | 第54-56页 |
二、悠远与多彩融合下的文化景观 | 第56-63页 |
(一) 语言文化:裕固族的"金钥匙" | 第56-57页 |
(二) 生活文化:日常生活的独特魅力 | 第57-58页 |
(三) 节日文化:生产生活的美好憧憬 | 第58页 |
(四) 婚姻家庭文化:别具一格的民俗风尚 | 第58-60页 |
(五) 民间传承文化:鲜活灵动的人文世界 | 第60-61页 |
(六) 科技知识文化:日常生产生活的智慧 | 第61-62页 |
(七) 信仰崇尚文化:冥冥中的主宰与慰藉 | 第62-63页 |
第四章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现实状况 | 第63-84页 |
一、关于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态度调查 | 第63-71页 |
(一) 园长、教师的态度 | 第63-65页 |
(二) 家长的看法 | 第65-66页 |
(三) 孩子的声音 | 第66-71页 |
二、四所幼儿园文化融入的现实叙述 | 第71-77页 |
(一) A幼儿园:我们是领头雁 | 第71-75页 |
(二) K、M幼儿园:我们开了语言课 | 第75-76页 |
(三) H幼儿园:语言课已经停了 | 第76-77页 |
三、四所幼儿园文化融入的问题扫描 | 第77-84页 |
(一) 文化融入的形式、内容单一 | 第77-82页 |
(二) 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缺位 | 第82-84页 |
第五章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4-102页 |
一、政策的影响 | 第84-86页 |
(一) "国家很重视" | 第84-85页 |
(二) "县上有政策" | 第85-86页 |
二、文化生存状态的影响 | 第86-96页 |
(一) "文化快要消亡了" | 第87-92页 |
(二) "语言是个大问题" | 第92-95页 |
(三) "我们自身不重视" | 第95-96页 |
三、幼儿园内部因素的影响 | 第96-102页 |
(一) "教师方面问题多" | 第97-99页 |
(二) "园里工作没做好" | 第99-100页 |
(三) "家园合作不如意" | 第100-102页 |
第六章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设计 | 第102-128页 |
一、目标:促进儿童成长、赓续民族文化 | 第102-108页 |
(一) 目标的定位 | 第102-103页 |
(二) 目标的设置要求 | 第103-104页 |
(三) 目标的基本内容 | 第104-108页 |
二、内容:适宜儿童发展、体现民族特色 | 第108-118页 |
(一) 内容的选择要求 | 第108-110页 |
(二) 选择的具体内容 | 第110-116页 |
(三) 内容的组织形式 | 第116-118页 |
三、实施:整合多方资源,融入各种活动 | 第118-124页 |
(一) 实施的价值取向 | 第118-120页 |
(二) 多样的实施方式 | 第120-124页 |
四、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内容方法多样 | 第124-128页 |
(一) 多元的评价主体 | 第124页 |
(二) 丰富的评价内容 | 第124-125页 |
(三) 多样的评价方法 | 第125-128页 |
第七章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索 | 第128-183页 |
一、研究设计 | 第128-139页 |
(一) 研究情境 | 第128-130页 |
(二) 行动研究法 | 第130-131页 |
(三) 研究流程 | 第131-139页 |
二、研究过程 | 第139-168页 |
(一)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 | 第139-149页 |
(二)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 | 第149-154页 |
(三)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生活活动 | 第154-159页 |
(四) 裕固族文化融入家园社区合作活动 | 第159-163页 |
(五)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 | 第163-168页 |
三、研究总结 | 第168-183页 |
(一) 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方面 | 第168-173页 |
(二) 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 | 第173-177页 |
(三) 合作教师在研究中的成长 | 第177-180页 |
(四) 其他合作者在研究中的收获 | 第180-18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83-192页 |
一、结论 | 第183-185页 |
二、建议 | 第185-192页 |
结语 | 第192-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194-211页 |
附录 | 第211-232页 |
后记 | 第232-234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2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