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文化生态视域下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摘要第12-15页
ABSTRACT第15-19页
导论第20页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第20-29页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21-24页
    (二)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24-29页
二、研究综述第29-40页
    (一) 国内研究述评第29-36页
    (二) 国外研究述评第36-40页
三、研究的思路与内容第40-41页
    (一) 研究思路第40页
    (二) 研究主要内容第40-41页
四、研究的方法第41-43页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难点第43-45页
    (一)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43-44页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4-45页
第一章 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基本问题第45-77页
    一、主要概念的厘定第45-55页
        (一) 文化第45-46页
        (二) 生态第46-47页
        (三) 文化生态第47-50页
        (四) 高校文化生态第50-51页
        (五) 价值观第51-53页
        (六) 核心价值观第53-54页
        (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54-55页
    二、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相关性的学理及现实依据第55-60页
        (一) 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相关性的学理依据第55-58页
        (二) 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相关性的现实依据第58-60页
    三、高校文化生态系统分析第60-77页
        (一) 系统的基本内涵及构成第60-61页
        (二) 系统要素分析及模型构建第61-64页
        (三) 系统环境分析第64-68页
        (四) 系统功能分析第68-72页
        (五) 我国高校文化生态现状第72-77页
第二章 文化生态系统形成对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影响第77-100页
    一、文化生态系统开放的背景分析第77-84页
        (一) 政策与实践:文化作用的社会认同第77-81页
        (二) 学派争鸣:文化体制改革的阶段论第81-84页
    二、文化语境观照下,大学生价值观从一元到多元第84-91页
        (一) 冲破一元化,价值观的重诉(1978年——1992年)第84-87页
        (二) 理性而实际,价值观的多元(1992年—2006年)第87-89页
        (三) 宏观上一致,价值观的整合(2006年—至今)第89-91页
    三、文化发展规律下,大学生价值观从自发到自觉第91-100页
        (一)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自发性与自觉性第92-94页
        (二) 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第94-95页
        (三) 大学生价值观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共振性第95-97页
        (四) 大学生价值观发展与主体意识的交互性第97-100页
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实证研究第100-131页
    一、调查背景第100-101页
    二、调查准备第101-102页
        (一) 问卷的设计第101页
        (二) 问卷的编制第101-102页
        (三) 问卷的研究对象第102页
        (四) 问卷的调研方法第102页
    三、调查分析第102-128页
        (一) 学生调研数据统计第103-115页
        (二) 教师调研数据统计第115-124页
        (三) 学生与教师调研结果对比分析第124-128页
    四、调查结论第128-131页
        (一) 客观题分析结论第128-129页
        (二) 主观题分析结论第129-131页
第四章 大学生价值观内容凝练第131-158页
    一、凝练背景:以文化环境的变化为出发点第131-134页
        (一) 从宏观角度看,文化冲突下的价值观引领第131-133页
        (二) 从微观角度看,信仰缺失下的主体精神诉求第133-134页
    二、凝练原则:以文化发展的顺应为切入点第134-140页
        (一) 遵从一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35-136页
        (二) 平衡两种角色:社会化角色和个体化角色第136-137页
        (三) 处理三组关系: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他律与自律第137-139页
        (四) 体现四个特性:共融性、承启性、创新性、前瞻性第139-140页
    三、凝练依据:以文化资源的探究为着力点第140-149页
        (一)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基石第140-141页
        (二) 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凝练的宝贵资源第141-142页
        (三) 凝练大学生价值观的技术路径第142-149页
    四、凝练内容:以文化理念的贯穿为落脚点第149-158页
        (一) 统领性价值观释义第150-152页
        (二) 从属性价值观释义第152-158页
第五章 高校文化生态系统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第158-177页
    一、创新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机制的原则第158-163页
        (一) 对现有培育机制研究的梳理第159-160页
        (二)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文化生态系统建设同一性原则第160-161页
        (三) 创新培育机制“五结合”原则第161-163页
    二、创新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机制第163-177页
        (一) 文化价值引领下的教育创新机制第163-169页
        (二) 文化制度规范下的激励创新机制第169-172页
        (三) 文化实践指导下的行为创新机制第172-174页
        (四) 文化资源保障下的联动创新机制第174-177页
结束语第177-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页
一、中文资料第179-187页
    (一) 中文书目部分第179-181页
    (二) 中文论文部分第181-186页
    (三) 中文其他资料第186-187页
二、英文资料第187-189页
    (一) 英文书目部分第187页
    (二) 英文论文部分第187-189页
致谢第189-191页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著作第191-192页
附件第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杨木纤维素酶解木素相关机制的研究及白腐菌木素生物降解的应用
下一篇:斑马鱼intelectin基因zITLN1、zITLN2、zITLN3的克隆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