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6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选题背景 | 第7页 |
2.研究意义 | 第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7-15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3.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5-16页 |
1.研究方法 | 第15页 |
2.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一、政治营销理论兴起的背景和理论渊源 | 第16-20页 |
(一)政治营销兴起的背景 | 第16-17页 |
1.政治商品化的趋势 | 第16页 |
2.代议民主制的确立 | 第16-17页 |
3.美国总统竞选的推动 | 第17页 |
(二)政治营销的理论渊源 | 第17-20页 |
1.政治市场理论 | 第17-18页 |
2.政治传播理论 | 第18-19页 |
3.市场营销理论 | 第19-20页 |
二、政治营销的内涵及其基本理论模型探究 | 第20-26页 |
(一)政治营销理论的概述 | 第20-22页 |
1.政治营销理论的内涵 | 第20-21页 |
2.政治营销理论的特点 | 第21-22页 |
(二)政治营销的理论模型:竞选营销与交易营销 | 第22-26页 |
1.布鲁斯·纽曼模型 | 第22页 |
2.盖瑞·毛瑟模型 | 第22-23页 |
3.多米尼克·莱茵模型 | 第23页 |
4.菲利普·科特勒模型 | 第23-24页 |
5.赵可金-孙鸿模型 | 第24-26页 |
三、政治营销理论的发展及其实践 | 第26-30页 |
(一)政治营销在理论上的新发展 | 第26-28页 |
1.政治营销理论的法治化 | 第26页 |
2.政治营销模式的多样化 | 第26-27页 |
3.政治营销理论体系的完善化 | 第27-28页 |
(二)政治营销在实践中的新运用 | 第28-30页 |
1.网络政治营销的兴起 | 第28页 |
2.政治营销对选战营销的突破 | 第28-30页 |
四、政治营销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 第30-40页 |
(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变化 | 第30-31页 |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30页 |
2.全面深化改革 | 第30页 |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第30-31页 |
4.全面从严治党 | 第31页 |
(二)中国现代政治发展对政治营销的内在诉求 | 第31-33页 |
1.政治活动中的营销逻辑 | 第31-32页 |
2.我国具备适用政治营销理论的条件 | 第32页 |
3.当代中国需要政治营销 | 第32-33页 |
(三)政治营销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策略 | 第33-37页 |
1.塑造良好的国家整体形象 | 第33-34页 |
2.塑造具体的地方政府形象 | 第34-35页 |
3.重塑地方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方式 | 第35-36页 |
4.推动公共政策的执行 | 第36-37页 |
(四)政治营销理论价值的有限性:基于中国自我发展的分析 | 第37-40页 |
1.政治营销的优势与不足 | 第37页 |
2.国体与政体决定适用范围的差异 | 第37-38页 |
3.当代中国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在于生产而非营销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