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处理的飞机尾焰检测与识别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问题的提出第16页
   ·课题研究的现状第16-19页
     ·红外制导技术第16-17页
     ·飞机尾焰特性的研究发展第17-18页
     ·小目标检测的研究现状第18页
     ·红外热成像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第18-19页
   ·制导系统中的红外识别技术第19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19-20页
   ·小结第20-22页
第二章 目标辐射光谱分析与红外热像仪成像特征第22-30页
   ·辐射的基本定律第22-24页
     ·辐射体分类第22页
     ·普朗克定律第22-23页
     ·黑体、灰体和选择性辐射体第23-24页
   ·红外热像仪成像理论第24-25页
   ·尾喷焰的辐射光谱特性第25-27页
   ·背景的辐射光谱特性第27-29页
     ·飞机尾喷管的光谱辐射第27-28页
     ·飞机蒙皮的光谱辐射第28-29页
     ·天空和云层的光谱辐射第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红外图像的预处理第30-40页
   ·红外图像基本的预处理第30-35页
     ·噪声平滑第30-32页
     ·图像增强第32-35页
   ·尾喷焰红外图像的特征第35-36页
   ·尾喷焰面目标的红外图像分割第36-38页
     ·自适应OSTU方法研究第36页
     ·双峰法第36-37页
     ·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第37页
     ·图像处理结果分析第37-38页
   ·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飞机尾焰的检测与识别第40-58页
   ·尾焰小目标阶段的检测第40-50页
     ·尾焰小目标阶段的单帧图像检测第40-43页
     ·尾焰小目标阶段的多帧图像检测第43-48页
     ·小目标检测结果分析第48-50页
   ·尾焰面目标阶段的检测与识别第50-57页
     ·红外图像特征量的提取第50-53页
     ·特征量选取的基本原则第53-55页
     ·基于欧氏距离的目标识别第55-56页
     ·结果分析第56-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软件介绍第58-64页
   ·软件结构设计第58-59页
     ·软件设计理念第58页
     ·软件基础环境搭建第58页
     ·软件的模块设计第58-59页
   ·软件功能实现方案及测试结果第59-63页
     ·界面设计第59页
     ·软件操作第59-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本文的工作总结第64页
   ·对研究工作的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2页
作者简介第72-73页
 1. 基本情况第72页
 2. 教育背景第72页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显微图像拼接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目标检测跟踪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