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人行桥人致振动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人行荷载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行人荷载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人-桥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行人过桥的舒适度评价 | 第20-24页 |
·国外舒适度评价研究 | 第20-22页 |
·国内舒适度评价研究 | 第22-24页 |
·人行桥减振耗能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结构减振耗能技术 | 第24-26页 |
·减振耗能技术应用实例 | 第26-27页 |
·本文研究的工程背景及内容 | 第27-31页 |
·工程背景 | 第27-29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 | 第31-70页 |
·人行桥人致振动计算理论 | 第31-42页 |
·国外人行桥人致振动计算理论研究 | 第31-38页 |
·国内人行桥人致振动计算理论研究 | 第38-42页 |
·人行桥结构动力荷载模型 | 第42-44页 |
·结构动力有限元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43页 |
·人行桥模态响应 | 第43-44页 |
·相关规范对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度的规定 | 第44-53页 |
·英国规范BSI5400 | 第44-45页 |
·中国规范CJJ69-95 | 第45-46页 |
·瑞典规范Bro | 第46页 |
·欧盟规范Euro code | 第46-47页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范 | 第47-49页 |
·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EN03 | 第49-53页 |
·各规范对于行人舒适度规定的比较 | 第53-55页 |
·行人荷载标准的比较 | 第53-54页 |
·人行桥动力荷载模型的比较 | 第54页 |
·舒适度指标标准的比较 | 第54-55页 |
·本文建议的通行舒适度评价体系和方法 | 第55-58页 |
·舒适度评价标准和方法 | 第55-57页 |
·时程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第57-58页 |
·结构有限元法动力分析 | 第58页 |
·本文建议的通行舒适度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 第58-69页 |
·理工一桥舒适度分析对比 | 第59-64页 |
·锡铁山站旅客跨线天桥舒适度分析对比 | 第64-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三章 异形钢拱人行桥的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 | 第70-86页 |
·温岭市翁岙河桥工程人行桥部分舒适度评价 | 第70-78页 |
·分离模型振动特性分析 | 第70-73页 |
·人行桥舒适度评估 | 第73-78页 |
·温岭市锦屏公园东区步行桥工程舒适度评价 | 第78-84页 |
·分离模型振动特性分析 | 第78-80页 |
·人行桥舒适度评估 | 第80-84页 |
·类似异形钢拱桥的舒适度评价 | 第84-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第四章 异形钢拱人行桥的人致振动舒适度控制 | 第86-100页 |
·带减振系统的人行桥人致振动仿真分析 | 第86-88页 |
·人行桥结构的运动方程和响应分析 | 第86-87页 |
·带减振系统的人行桥结构运动方程和响应分析 | 第87-88页 |
·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设计 | 第88-99页 |
·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原理 | 第88-90页 |
·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设计方法应用 | 第90-91页 |
·翁岙河桥TMD减振方案及设计 | 第91-95页 |
·锦屏公园步行桥TMD减振方案及设计 | 第95-99页 |
·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0-101页 |
·研究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结果 | 第105-106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页 |
二、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