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主体视角下我国企业伦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引 言 | 第10-18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1、选题的目的 | 第10-11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11-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点 | 第15-18页 |
1、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二、我国企业伦理问题的责任主体 | 第18-26页 |
(一)企业伦理的基本理论 | 第18-22页 |
1、企业伦理 | 第18-20页 |
2、企业伦理的特征 | 第20-21页 |
3、企业伦理的作用 | 第21-22页 |
(二)我国企业伦理问题的责任主体 | 第22-26页 |
1、直接责任主体 | 第22-23页 |
2、间接责任主体 | 第23-26页 |
三、我国企业伦理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 第26-34页 |
(一)企业在生产环节存在的伦理问题 | 第26-28页 |
1、损害了员工人身安全 | 第26-27页 |
2、破坏了自然资源环境 | 第27-28页 |
(二)企业在分配环节存在的伦理问题 | 第28-29页 |
1、分配制度存在不公 | 第28-29页 |
2、工资拖欠现象普遍 | 第29页 |
(三)企业在交换环节存在的伦理问题 | 第29-31页 |
1、侵权行为严重 | 第29-30页 |
2、贿赂现象成风 | 第30页 |
3、违约事件频发 | 第30-31页 |
(四)企业在消费环节存在的伦理问题 | 第31-34页 |
1、虚假宣传 | 第31页 |
2、出售伪劣 | 第31-32页 |
3、价格欺诈 | 第32-34页 |
四、我国企业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2页 |
(一)直接责任主体方面的原因 | 第34-37页 |
(二)间接责任主体方面的原因 | 第37-42页 |
1、政府方面的原因 | 第37-38页 |
2、社区方面的原因 | 第38-40页 |
3、消费者方面的原因 | 第40-42页 |
五、解决我国企业伦理问题的措施 | 第42-50页 |
(一)直接责任主体——企业方面自身应该采取的措施 | 第42-45页 |
(二)间接责任主体方面的措施 | 第45-50页 |
1、政府方面应该采取的宏观措施 | 第45-47页 |
2、在社区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 第47-48页 |
3、针对消费者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