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一、色素及微生物色素的简介 | 第10-11页 |
二、紫色杆菌素的生物活性及合成 | 第11-16页 |
1 紫色杆菌素的生物活性 | 第12-14页 |
2 紫色杆菌素的生物合成 | 第14-16页 |
三 黄素依赖型单加氧酶 | 第16-18页 |
四 总结 | 第18-20页 |
第一章 产紫色色素菌株ZLP-XI的鉴定 | 第20-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菌种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酶和试剂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菌落及菌体形态观察 | 第21页 |
·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 | 第21-22页 |
·ZLP-XI在分子水平上分类地位的鉴定 | 第22-2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菌落及菌体形态特征 | 第23-24页 |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第24-25页 |
·菌株ZLP-XI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25-26页 |
·ZLP-XI 16S rDNA的克隆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二章 Duganella sp.ZLP-XI中紫色杆菌素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和蛋白质的表达 | 第30-64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菌株 | 第30页 |
·培养基 | 第30-31页 |
·酶和试剂 | 第31页 |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8页 |
·紫色杆菌素合成基因簇的克隆 | 第31-35页 |
·引物设计 | 第31-33页 |
·PCR扩増 | 第33-34页 |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34页 |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转化 | 第34-35页 |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 第35页 |
·DNA序列测定 | 第35页 |
·紫色杆菌素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和其原核表达 | 第35-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61页 |
·紫色杆菌素合成基因簇的克隆 | 第38-44页 |
·紫色杆菌素合成基因簇的分析 | 第44-58页 |
·紫色杆菌素合成所需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 第58-61页 |
·讨论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三章 VioD蛋白结构的解析 | 第64-72页 |
·实验材料 | 第64-65页 |
·表达菌株 | 第64页 |
·培养基 | 第64页 |
·酶和试剂 | 第64页 |
·主要仪器 | 第64-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7页 |
·VioD蛋白的大量表达 | 第65页 |
·VioD蛋白的纯化 | 第65页 |
·VioD蛋白凝胶过滤层析 | 第65-66页 |
·VioD蛋白结晶条件的筛选及优化 | 第66页 |
·VioD蛋白晶体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66页 |
·VioD晶体结构解析 | 第66-67页 |
·实验结果 | 第67-71页 |
·VioD蛋白的纯化 | 第67页 |
·VioD过Superdex G-200凝胶过滤层析结果 | 第67-68页 |
·VioD结晶条件的筛选 | 第68-69页 |
·VioD蛋白结晶体的衍射及结构的解析 | 第69-71页 |
·讨论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全文总结 | 第72-74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附录 | 第82-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