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海洋微生物右旋糖苷酶的发酵和纯化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 右旋糖苷酶研究进展第11-25页
   ·右旋糖苷酶定义第11页
   ·右旋糖苷酶的产酶微生物及其酶学性质第11-12页
   ·右旋糖苷酶发酵生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第12-22页
   ·絮凝剂的研究进展第22页
   ·酶稳定性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右旋糖苷酶发酵条件优化第25-43页
 1. 材料方法第25-26页
   ·材料第25-26页
     ·菌株第25页
     ·培养基第25页
     ·主要试剂第25-26页
     ·主要仪器第26页
 2. 试验方法第26-28页
   ·右旋糖苷酶活力测定第26页
   ·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第26-27页
   ·响应面试验和中心试验设计(CCD)第27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27页
   ·响应面最优条件验证试验第27页
   ·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拟合分析第27页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产右旋糖苷酶500L发酵动力学曲线第27-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3页
   ·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第28-31页
   ·中心试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设计第31-32页
   ·响应面模型方差分析第32-37页
   ·验证试验第37-38页
   ·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拟合分析第38-41页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拟合分析第38-39页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产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拟合分析第39-40页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总糖消耗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拟合分析第40-41页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产右旋糖苷酶500L发酵动力学曲线第41-43页
第三章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右旋糖苷酶的制备研究第43-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页
   ·材料第43页
   ·试剂第43页
   ·主要设备与仪器第43页
 2. 方法第43-45页
   ·右旋糖苷酶活力测定第43页
   ·右旋糖苷酶的制备第43-45页
     ·絮凝试验第43-45页
     ·管式离心机离心第45页
     ·超滤第45页
     ·冻干第45页
   ·右旋糖苷酶储藏稳定性第45页
   ·验证试验第4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5-51页
   ·不同稳定剂对右旋糖苷酶稳定性的影响第45-47页
   ·复合稳定剂对右旋糖苷酶稳定性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的防腐剂对右旋糖苷酶稳定性的影响第48页
   ·复合防腐剂对右旋糖苷酶稳定性的影响第48-49页
   ·验证试验第49-51页
第四章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右旋糖苷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第51-6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页
   ·材料第51页
   ·主要试剂第51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51页
 2. 试验方法第51-54页
   ·右旋糖苷酶制备第51-52页
   ·右旋糖苷酶活力测定第52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52页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右旋糖苷酶的纯化第52-54页
     ·硫酸铵盐析第52页
     ·离子交换层析第52-53页
     ·SDS-AGE和BD-SDS-PAGE试验第53-5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4-67页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右旋糖苷酶的纯化第54-57页
   ·温度和pH对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右旋糖苷酶纯酶的影响第57-60页
   ·金属离子对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右旋糖苷酶的影响第60-61页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右旋糖苷酶的酶动力学特征第61-62页
   ·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右旋糖苷酶的底物特异性第62-63页
   ·漱口液对海洋氧化节杆菌KQ11右旋糖苷酶的影响第63-64页
   ·薄层层析(TLC)第64-67页
结论第67-69页
创新点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致谢第79-8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色杆菌素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及VioD蛋白结构的解析
下一篇:植物内生细菌对多环芳烃污染响应及菲降解内生细菌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