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起落架摆振动力学分析及其非线性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摆振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摆振非线性分析方法概况 | 第15-16页 |
·虚拟样机技术在摆振分析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线性摆振稳定性分析 | 第19-35页 |
·引言 | 第19页 |
·摆振动力学模型 | 第19-22页 |
·摆振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判别方法 | 第22-23页 |
·摆振方程组的化简 | 第23-27页 |
·摆振动力学参数分析 | 第27-33页 |
·稳定距对摆振的影响 | 第27-28页 |
·支柱侧弯刚度对摆振的影响 | 第28-29页 |
·减摆器传动刚度对摆振的影响 | 第29-30页 |
·垂向载荷对摆振的影响 | 第30-31页 |
·机轮转动惯量对摆振的影响 | 第31-33页 |
·机轮的充气压力对摆振的影响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起落架非线性摆振分岔分析 | 第35-51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非线性起落架摆振动力学模型 | 第36-38页 |
·摆振分岔分析步骤 | 第38-42页 |
·双轮共转构型的起落架摆振分析 | 第42-50页 |
·摆振动力学模型 | 第43-45页 |
·轮间距对双轮共转起落架摆振的影响 | 第45-48页 |
·机轮转动惯量对双轮共转起落架摆振的影响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起落架摆振滑行虚拟试验 | 第51-65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前起落架摆振建模方法 | 第52-58页 |
·缓冲支柱柔性体模型 | 第52-53页 |
·减摆器力元 | 第53-54页 |
·轮胎力模型 | 第54-55页 |
·起落架模型校验 | 第55-57页 |
·道面激励模型及摆振稳定性判据 | 第57-58页 |
·摆振动力学虚拟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4页 |
·柔性前起落架摆振虚拟试验模型 | 第58-60页 |
·全机摆振动力学模型 | 第60-63页 |
·不同摆振仿真模型对比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考虑起落架结构间隙的摆振稳定性研究 | 第65-77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含起落架结构间隙的摆振动力学建模 | 第66-72页 |
·间隙矢量模型 | 第67页 |
·含运动副间隙的机构动力学模型 | 第67-68页 |
·动力学仿真中结构间隙的处理 | 第68-72页 |
·摆振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72-75页 |
·考虑机轮轮毂和轮轴之间的间隙 | 第73-74页 |
·考虑上扭力臂和下扭力臂之间的间隙 | 第74-75页 |
·考虑多间隙对摆振稳定性的影响 | 第75页 |
·结构间隙引起的摆振问题解决措施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7-78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