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同位点发生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8-24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α,β-不饱和γ-丁内酰胺 | 第9-16页 |
| ·α,β-不饱和γ-丁内酰胺α位的催化反应 | 第9-10页 |
| ·α,β-不饱和γ-丁内酰胺β位的催化反应 | 第10-11页 |
| ·α,β-不饱和γ-丁内酰胺γ位的催化反应 | 第11-15页 |
| ·α,β-不饱和γ-丁内酰胺α位和β位的催化反应 | 第15-16页 |
| ·3-烷叉氧化吲哚 | 第16-19页 |
| ·3-烷叉氧化吲哚γ位的催化反应 | 第16-18页 |
| ·3-烷叉氧化吲哚α位和β位的催化反应 | 第18页 |
| ·3-烷叉氧化吲哚γ位和羰基的催化的串联反应 | 第18-19页 |
| ·马来酰亚胺 | 第19-24页 |
| ·马来酰亚胺α位的催化反应 | 第19-20页 |
| ·马来酰亚胺α位和β(α')位的催化反应 | 第20-24页 |
| 第二章 (DHQD)_2AQN催化的α,β-不饱和γ-丁内酰胺β位的不对称Michαel加成反应 | 第24-35页 |
| ·前言和课题的提出 | 第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7页 |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4-25页 |
| ·反应底物的扩展 | 第25-27页 |
| ·总结 | 第2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35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7页 |
| ·(DHQD)_2AQN催化的不对称 1,3-偶极子加成反应合成β位取代的N-Boc吡咯烷酮化合物的一般过程 | 第27页 |
| ·化合物结构分析 | 第27-33页 |
| ·化合物 4a的单晶数据和绝对构型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奎宁方酰胺催化的 3-烷叉氧化吲哚γ位的不对称插烯Michαel加成反应 | 第35-52页 |
| ·前言和课题的提出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6-37页 |
| ·反应底物的扩展 | 第37-39页 |
| ·反应机理的推测 | 第39-40页 |
| ·总结 | 第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52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 ·手性奎宁方酰胺催化的高对映体选择性双手性控制合成 3-烷叉氧化吲哚对α位取代的β硝基烯烃的Michαel加成一般过程 | 第40-41页 |
| ·化合物结构分析 | 第41-50页 |
| ·原位高分辨质谱(In-situ ESI-HRMS)分析实验 | 第50-51页 |
| ·化合物9的单晶数据和绝对构型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DABCO催化的马来酰亚胺α,β位串联的Michαel-Aldol [3 + 2]环化反应 | 第52-64页 |
| ·前言和课题的提出 | 第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6页 |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2-53页 |
| ·反应底物的扩展 | 第53-54页 |
| ·反应产物的衍生和绝对构型的确定 | 第54-55页 |
| ·反应机理的推测 | 第55-56页 |
| ·总结 | 第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64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56页 |
| ·DABCO催化的非对映体选择性Michαel-Aldol [3 + 2]环化反应合成成四氢噻吩并吡咯烷酮化合物的一般过程 | 第56页 |
| ·化合物结构分析 | 第56-60页 |
| ·化合物 12m,14a和 14b的单晶数据和绝对构型 | 第60-64页 |
| 第五章 三级胺硫脲催化的α,β-不饱和γ-丁内酰胺β和 γ位的不对称Diels-Alder[4 + 2]环化反应 | 第64-89页 |
| ·前言和课题的提出 | 第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0页 |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4-66页 |
| ·反应底物的扩展 | 第66-69页 |
| ·反应机理的推测 | 第69页 |
| ·反应产物的衍生和绝对构型的确定 | 第69-70页 |
| ·总结 | 第70页 |
| ·实验部分 | 第70-8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70页 |
| ·β, γ位选择性的不对称催化[4 + 2]环加加成反应的一般过程 | 第70-72页 |
| ·化合物结构分析 | 第72-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 附录 部分化合物核磁和HPLC谱图数据 | 第94-268页 |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268-269页 |
| 致谢 | 第2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