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一) 时间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10-13页 |
(二) 国内、外教师时间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 时间 | 第15页 |
(二) 教育时间 | 第15-16页 |
(三) 教师时间 | 第16页 |
(四) 教师自我时间 | 第16-17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小学教师工作时间的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第一节 社会时间类型学 | 第19-22页 |
一 个体的——自我时间 | 第19-20页 |
二 群体的——互动时间和制度时间 | 第20页 |
三 文化的——循环时间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私人—时间与公共—时间 | 第22-25页 |
一 社会时间的分类 | 第22页 |
二 专业承诺的官僚化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小学教师自我时间稀缺的实然状态 | 第25-35页 |
第一节 忙,没时间——庸庸碌碌的“充实” | 第25-30页 |
一 “充实”的一天 | 第25-27页 |
二 李老师一天的时间分配 | 第27-28页 |
三 教师的时间意愿 | 第28-30页 |
第二节“混时间”——缺失的自我主体 | 第30-35页 |
一 “混日子” | 第30-31页 |
二 空幻的杂务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小学教师自我时间稀缺的本质分析 | 第35-43页 |
第一节 量上“极度稀缺”的自我时间 | 第35-37页 |
一 时间本身的性质——难以专注于当下的自我时间 | 第35页 |
二 组织时间稀缺性的传递——制度时间对自我时间的侵占 | 第35-36页 |
三 教师工作时间的特点——缺乏块状的自我时间 | 第36-37页 |
第二节 质上“大量浪费”的制度时间 | 第37-43页 |
一 专业承诺的官僚化——制度时间的主动浪费 | 第37-38页 |
二 文山会海的行政化——制度时间的被迫应付 | 第38-43页 |
第四章 小学教师自我时间稀缺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第43-49页 |
第一节 小学教师自我时间稀缺的影响 | 第43-45页 |
一 损害教师的身心健康 | 第43页 |
二 造成教师家庭关系紧张和社会关系疏远 | 第43-44页 |
三 耽误学生的成长发展 | 第44-45页 |
四 妨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质量提升 | 第45页 |
第二节 自我时间稀缺之外的教育问题深层分析 | 第45-49页 |
一 教师自我专业理想的缺席 | 第45-46页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不足 | 第46页 |
三 过度的行政干预——教育管理者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僭越 | 第46-49页 |
第五章 增加教师自我时间的有效策略 | 第49-53页 |
第一节 增加学校制度时间中自我时间的比例 | 第49-51页 |
一 形成社会时间的新分层,促进教师专业化 | 第49页 |
二 减少无意义事件的嵌入,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 第49-50页 |
三 提高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优化教育教学工作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制度时间内自我主体有意义状态的达成 | 第51-53页 |
一 弱化制度时间的刚性界定,减少对教师的集权式管理 | 第51页 |
二 增加有意义的全神贯注活动,重建教师的专业理想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7页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附录二:开放性调查问卷部分资料 | 第60-67页 |
后记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