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页 |
(一)情绪管理的心理学研究 | 第9页 |
(二)情绪管理的实务研究 | 第9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视角 | 第9-1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9页 |
(二)从问题/治疗视角到优势/能力视角 | 第9-10页 |
(三)抗逆力与情绪管理的联系 | 第10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一)实验法 | 第10页 |
(二)无结构式访谈 | 第10页 |
(三)文献法 | 第10页 |
(四)小组工作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一、儿童 | 第11页 |
二、情绪 | 第11-12页 |
(一) 情绪的心理学解读 | 第11-12页 |
(二) 情绪的社会学解读 | 第12页 |
(三) 情绪的综合解读 | 第12页 |
三、情绪管理 | 第12-15页 |
(一) 情绪管理的研究体系 | 第12-14页 |
(二) 情绪管理的能力与技巧 | 第14页 |
(三) 情绪管理的定义 | 第14-15页 |
四、小组动力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实施背景、需求评估、与理论框架 | 第16-21页 |
一、小组实施背景 | 第16-17页 |
(一)实施地点SL社区简介 | 第16页 |
(二)小组活动背景 | 第16-17页 |
二、小组需求评估 | 第17-18页 |
(一)直接评估 | 第17页 |
(二)间接评估 | 第17-18页 |
(三)评估工具评估 | 第18页 |
三、理论框架 | 第18-21页 |
(一)问题起源:“评价”—“兴奋”说 | 第18-19页 |
(二)问题解决:抗逆力与充权 | 第19-20页 |
(三)服务设计原理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组员、对照组的选取与具体方案的确定 | 第21-25页 |
一、本文拟解决问题 | 第21页 |
二、小组组员与对照组的选取 | 第21-23页 |
三、具体服务/活动方案的确定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小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评估及有效性推论 | 第25-42页 |
一、小组具体实施过程 | 第25-36页 |
(一)第一节小组活动:初识情绪,为活动主体内容进行铺垫 | 第25-28页 |
(二)第二节小组活动:认识负面情绪的影响,处理负面情绪 | 第28-31页 |
(三)第三节小组活动:辨识并回应他人情绪 | 第31-33页 |
(四)第四节小组活动:学习遇到挫折及失败时应有的态度 | 第33-36页 |
二、小组评估 | 第36-40页 |
(一)基于实验组的前测与后测评估 | 第36-37页 |
(二)基于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的评估 | 第37-39页 |
(三)基于组员转变层面的评估 | 第39-40页 |
(四)基于小组动力层面的评估 | 第40页 |
三、干预的有效性推断 | 第40-42页 |
(一)进行有效性推断的必要性 | 第40页 |
(二)基于评估的有效性推断 | 第40-41页 |
(三)理论框架优缺点的反思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基于实务的反思 | 第42-47页 |
一、积极方面的反思 | 第42页 |
(一)活动设计过程中的反身性原则 | 第42页 |
(二)活动设计过程中的契合性原则 | 第42页 |
二、消极方面的反思 | 第42-43页 |
(一)忽略了组员需求的个别化原则 | 第42页 |
(二)代币制的奖励方式影响组员参与的积极性 | 第42-43页 |
三、专业技巧与服务设计反思 | 第43-45页 |
(一)同理心 | 第43页 |
(二)充权与去权 | 第43-44页 |
(三)小组工作的带领 | 第44页 |
(四)实务设计的“起承转合”原则 | 第44-45页 |
四、社会工作的专业反思 | 第45页 |
(一)理论融入实际的尝试 | 第45页 |
(二)建立小组归属感的途径 | 第45页 |
(三)持续小组成效的影响 | 第45页 |
五、小组工作的有效性分析 | 第45-46页 |
(一)“助人自助”理念下的助人成长 | 第45页 |
(二)“参与体验”理念下的专业方法 | 第45-46页 |
(三)“多元身份”理念下的小组工作者 | 第46页 |
六、社会工作与心理学在情绪管理实务的差异 | 第46-47页 |
(一)带领者身份的差异 | 第46页 |
(二)干预层面的差异 | 第46页 |
(三)干预手段的差异 | 第46-47页 |
结语与展望 | 第47-49页 |
一、结语 | 第47页 |
二、展望 | 第47-49页 |
(一)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到授之以渔场的转变 | 第47-48页 |
(二)开展长期系列化服务的期待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附录一 小组具体方案 | 第50-52页 |
附录二 前后测量表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