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7页 |
Abstract | 第17-2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5-38页 |
·引言 | 第25页 |
·金属有机化学简介 | 第25-29页 |
·金属有机化学发展史 | 第25-26页 |
·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 第26页 |
·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C-H和C-F键的活化 | 第27页 |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C-S键的活化 | 第27-28页 |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甲酸脱氢 | 第28-29页 |
·离子液体简介 | 第29-33页 |
·离子液体发展史 | 第29-30页 |
·离子液体的定义与物理化学性质 | 第30页 |
·离子液体的研究现状 | 第30-33页 |
·电化学领域 | 第31页 |
·有机化学领域 | 第31-32页 |
·气体吸附和化工分离领域 | 第32页 |
·生物质领域 | 第32-3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38-44页 |
·薛定谔方程 | 第38-39页 |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 第39-41页 |
·基组 | 第41页 |
·赝势 | 第41-42页 |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 | 第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第三章 钴的络合物选择性活化亚胺基、羰基氟代芳烃C-H和C-F键的理论研究 | 第44-64页 |
·研究背景 | 第44-46页 |
·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8页 |
·反应底物 | 第47-48页 |
·2,6-二氟二苯基亚胺(A)与Co(PMe_3)_4的反应 | 第48-52页 |
·2,6-二氟二苯基亚胺(A)与CoMe(PMe_3)_4的反应 | 第52-55页 |
·2,6-二氟二苯基甲酮(B)与CoMe(PMe_3)_4的反应 | 第55-56页 |
·2,4'-二氟二苯基甲酮(C)与CoMe(PMe_3)_4的反应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第四章 钨化合物W(PMe_3)_4(η~2-CH_2PMe_2)H催化噻吩加氢脱硫的理论研究 | 第64-81页 |
·研究背景 | 第64-65页 |
·计算方法 | 第65-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5页 |
·噻吩环内金属化合物W(PMe_3)_4(η~2-SC_4H_4)的形成 | 第66-68页 |
·丁二烯-硫醇配合物(η~5-C_4H_5S)W(PMe_3)_2(η~2-CH_2PMe_2)(1)的形成 | 第68-71页 |
·丁二烯-硫醇配合物加氢 | 第71-74页 |
·脱硫产物的释放 | 第74-75页 |
·钨络合物的再生 | 第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第五章 双官能团环金属铱催化甲酸分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通过长距离分子间氢迁移实现自催化协同脱氢反应 | 第81-98页 |
·研究背景 | 第81-82页 |
·计算方法 | 第82-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92页 |
·文献中提出的反应机理 | 第83-86页 |
·γ-NH官能团不参与的Cp~*IrH与甲酸反应的路径 | 第86-88页 |
·第二个甲酸协助的反应路径 | 第88-90页 |
·甲酸盐参与的反应路径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第六章 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纤维素降解的理论研究 | 第98-117页 |
·引言 | 第98-99页 |
·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的理论研究 | 第99-105页 |
·研究背景 | 第99页 |
·计算模型与方法 | 第99-10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4页 |
·构型保持机理 | 第100-103页 |
·构型翻转机理 | 第103-104页 |
·结论 | 第104-105页 |
·酸性咪唑离子液体催化纤维素降解的分子机制 | 第105-1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5页 |
·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105-10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09页 |
·结论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7页 |
第七章 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葡萄糖转化生成5-羟甲基糠醛和乙酰丙酸的理论研究 | 第117-143页 |
·引言 | 第117页 |
·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葡萄糖脱水生成5-羟甲基糠醛的理论研究 | 第117-1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7-118页 |
·计算方法 | 第118-11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9-126页 |
·1,2-烯二醇的形成 | 第120-121页 |
·1,2-烯二醇异构化为果糖 | 第121页 |
·果糖脱水转变为5-羟甲基糠醛 | 第121-124页 |
·1,2-烯二醇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 | 第124-126页 |
·结论 | 第126-127页 |
·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5-羟甲基糠醛转化为乙酰丙酸的理论研究 | 第127-13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7-128页 |
·计算方法 | 第128-1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9-136页 |
·机理Ⅰ | 第129-133页 |
·机理Ⅱ | 第133-136页 |
·结论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46-148页 |
附件 | 第148-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