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PET简介 | 第10页 |
| ·PA6简介 | 第10页 |
| ·微孔泡沫塑料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 ·聚合物的超临界CO_2发泡过程 | 第12-13页 |
| ·超临界CO_2发泡原理 | 第12页 |
| ·气泡成核与生长 | 第12-13页 |
| ·间歇和连续过程 | 第13页 |
| ·超临界CO_2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 第13-14页 |
|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基体中的溶解与扩散行为 | 第13页 |
| ·超临界CO_2对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和熔点(T_m)的影响 | 第13页 |
| ·超临界CO_2对聚合物熔体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13-14页 |
| ·可发泡性聚合物的粘弹性行为 | 第14-15页 |
| ·聚合物的剪切流变性质 | 第14页 |
| ·聚合物的拉伸流变性质 | 第14-15页 |
| ·PET化学扩链改性研究 | 第15-18页 |
| ·PET化学改性方法 | 第15页 |
| ·PET扩链剂类型 | 第15-16页 |
| ·扩链剂PMDA改性PET研究 | 第16-18页 |
| ·PA6化学扩链改性研究 | 第18-21页 |
| ·PA6化学改性方法 | 第18页 |
| ·PA6扩链剂类型 | 第18-20页 |
| ·PA6扩链改性研究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化学扩链制备高熔体强度PET | 第22-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2-23页 |
| ·实验方案 | 第23-24页 |
| ·分析测试 | 第24-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 ·特性粘度(IV) | 第25-26页 |
| ·熔融指数(MFI) | 第26页 |
| ·熔融行为 | 第26-27页 |
| ·流变性质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化学扩链制备高熔体强度PA6 | 第31-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1页 |
| ·实验方案 | 第31-32页 |
| ·分析测试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 ·扩链剂种类的选择及含量的确定 | 第33-34页 |
| ·熔体转矩 | 第34-37页 |
| ·红外光谱 | 第37-39页 |
| ·流变性质 | 第39-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5章 高熔体强度PET及PA6的超临界CO_2发泡 | 第45-5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45页 |
| ·实验方案 | 第45-47页 |
| ·发泡样品表征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 ·高熔体强度PET的超临界CO_2发泡过程 | 第48-49页 |
| ·高熔体强度PA6的超临界CO_2发泡过程 | 第49-56页 |
| ·两种缩聚聚合物发泡性能的对比与分析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