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氧化碳的固定利用 | 第10页 |
| ·环碳酸酯的应用及合成 | 第10-11页 |
| ·传统催化 | 第11-19页 |
| ·离子液体类催化剂 | 第11-14页 |
| ·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 | 第14-17页 |
| ·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 第17-19页 |
| ·电化学催化 | 第19-22页 |
| ·直接活化CO_2 | 第19-21页 |
| ·间接活化CO_2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2章 EGM/BMIMBr协同促进环氧化物与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 | 第23-41页 |
| ·前言 | 第23页 |
| ·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 ·主要的药品和使用仪器 | 第23-24页 |
| ·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24-26页 |
| ·电解合成实验 | 第26-27页 |
| ·目标产物碳酸酯的检测 | 第27-29页 |
| ·反应普适性的考察 | 第29-32页 |
| ·环氧丙烷 | 第30-31页 |
| ·环氧丁烷体系 | 第31页 |
| ·环氧辛烷体系 | 第31-32页 |
| ·环氧丙基苯基醚体系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3-35页 |
| ·环氧化物结构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产物碳酸酯结构的表征 | 第36页 |
| ·咪唑盐结构对反应的影响 | 第36-38页 |
| ·反应机理的推断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EGM/TAAX协同促进环氧化物与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 | 第41-47页 |
| ·前言 | 第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45页 |
| ·药品与仪器 | 第41-42页 |
| ·环加成反应 | 第42-43页 |
| ·季铵盐阳离子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季铵盐阴离子对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机理推测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4章 DFT计算验证开环反应机理 | 第47-58页 |
| ·开环路径计算 | 第47-52页 |
| ·支持电解质与电制镁盐开环计算 | 第52-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附录: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