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发酵工艺论文

新型胞外多糖产生菌的筛选及多糖特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3页
第1章 前言第13-23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概述第14-17页
     ·微生物胞外多糖第14页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理化性质第14页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第14-15页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理化性质表征第15-16页
     ·几种典型的微生物胞外多糖第16-17页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应用第17-19页
     ·食品第17页
     ·医药第17-18页
     ·农业第18页
     ·污水处理第18-19页
   ·克雷伯氏菌胞外多糖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研究意义与内容第20-2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2章 产新型胞外多糖菌种的筛选及鉴定第23-30页
   ·引言第23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3-25页
     ·实验材料第23-24页
     ·试剂第24页
     ·仪器与设备第24页
     ·培养基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26页
     ·培养方法第25页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第25页
     ·菌株的初步筛选(初筛)第25页
     ·菌株的二次筛选(复筛)第25-26页
     ·菌株形态的观察第26页
     ·菌株的鉴定与保藏第26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6-29页
     ·菌种的筛选第26-27页
     ·菌株的形态第27-28页
     ·菌种的鉴定和保藏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Klebsiella sp. PHRC1.001发酵参数优化第30-47页
   ·引言第30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30-31页
     ·菌种第30页
     ·试剂第30-31页
     ·仪器与设备第31页
     ·培养基第31页
   ·实验方法第31-35页
     ·培养方法第31-32页
     ·种子生长曲线的绘制第32页
     ·发酵培养基优化第32-33页
     ·发酵条件优化第33-34页
     ·Klebsiella sp. PHRC1.001发酵曲线第34页
     ·检测方法第34-35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5-46页
     ·Klebsiella sp. PHRC1.001种子生长曲线第35页
     ·Klebsiella sp. PHRC1.001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35-42页
     ·Klebsiella sp. PHRC1.001发酵条件的优化第42-45页
     ·Klebsiella sp. PHRC1.001发酵曲线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PHRC1.001胞外多糖的纯化及理化性质表征第47-65页
   ·引言第47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47-48页
     ·生产菌株第47页
     ·试剂第47-48页
     ·仪器与设备第48页
   ·实验方法第48-54页
     ·胞外多糖纯品的制备第48-49页
     ·胞外多糖的组分分析第49-52页
     ·ζ 电位第52页
     ·元素分析第52页
     ·气相色谱第52页
     ·透射电镜第52-53页
     ·X射线衍射第53页
     ·粒径测定第53页
     ·GPC-MALLS第53页
     ·流变学实验第53-54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64页
     ·胞外多糖的组成第54页
     ·胞外多糖的 ζ 电位分析第54-55页
     ·胞外多糖的元素分析第55页
     ·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第55-56页
     ·胞外多糖的显微镜分析第56页
     ·胞外多糖X射线衍射分析第56-57页
     ·胞外多糖的溶解行为分析第57-58页
     ·胞外多糖的分子量第58-59页
     ·胞外多糖的流变性质分析第59-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PHRC1.001胞外多糖的乳化性质研究第65-75页
   ·引言第65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65-66页
     ·材料与试剂第65-66页
     ·仪器与设备第66页
   ·实验方法第66-67页
     ·胞外多糖溶液的制备第66页
     ·乳液的制备第66页
     ·乳液的宏观变化第66-67页
     ·乳液颗粒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第67页
     ·乳液颗粒的形貌观察第67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7-73页
     ·乳化剂浓度对预乳化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第67-70页
     ·乳化剂浓度对均质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第70-72页
     ·均质和预乳化处理对多糖乳液稳定性的比较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结论第75-76页
   ·创新点第76页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第8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
下一篇:两性聚合物在填料预絮聚系统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