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篇分析教学法与传统阅读教学法的比较研究--以山西省稷山中学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关于英语阅读 | 第13-15页 |
·阅读的含义 | 第13页 |
·英语阅读教学史 | 第13-14页 |
·英语的阅读理解层次 | 第14页 |
·英语的阅读模式 | 第14-15页 |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法 | 第15-17页 |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法的含义 | 第15页 |
·传统的英语语篇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 第15-17页 |
·语篇分析教学法 | 第17-19页 |
·语篇分析的含义 | 第17页 |
·语篇分析的教学法含义 | 第17页 |
·语篇分析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3 稷山高中高二年级英语教与学的现状 | 第19-22页 |
·稷山高中高二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 第19-21页 |
·对西方文化了解不足 | 第19页 |
·英语词汇量不足 | 第19页 |
·缺乏阅读技巧 | 第19-20页 |
·缺乏英语课外阅读习惯 | 第20页 |
·阅读材料单一 | 第20-21页 |
·师生关系不和谐 | 第21页 |
·稷山高中高二教师的教学现状 | 第21-22页 |
·备课方面 | 第21页 |
·课堂教学方面 | 第21-22页 |
·与学生的关系 | 第22页 |
4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法的运用 | 第22-28页 |
·传统阅读教学法的模式及课堂实践 | 第23-25页 |
·预习单词、词组 | 第23页 |
·逐字逐句讲解 | 第23-25页 |
·背诵课文及知识点 | 第25页 |
·传统阅读教学法的优点 | 第25-26页 |
·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 | 第25-26页 |
·有利于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 第26页 |
·传统阅读教学法的不足 | 第26-28页 |
·过分重视文章中的词汇、短语及语法等 | 第26页 |
·老师为主,学生为辅 | 第26-27页 |
·逐字逐句的阅读方法 | 第27-28页 |
5 语篇分析的阅读教学法的运用 | 第28-42页 |
·语篇分析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及课堂实践 | 第28-37页 |
·重视文章的标题 | 第28页 |
·教师培养学生树立语篇分析意识 | 第28-29页 |
·利用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量 | 第29-30页 |
·培养学生速读的能力 | 第30-31页 |
·分析掌握语篇的体裁和结构 | 第31-33页 |
·关联词语的辨别能力 | 第33-34页 |
·重点词汇、短语及语法讲解 | 第34-35页 |
·巩固与加深 | 第35-36页 |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 第36-37页 |
·语篇分析教学法的优点 | 第37-39页 |
·学生的语篇意识增强 | 第37页 |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第37-38页 |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 第38页 |
·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 第38页 |
·对教师的情感加深 | 第38-39页 |
·教师知识面得到扩大 | 第39页 |
·教师的上课态度变得积极 | 第39页 |
·对学生的情感加强 | 第39页 |
·语篇分析阅读教学法的不足 | 第39-40页 |
·语篇分析教学法的要求 | 第40-42页 |
·转变教育观念 | 第40页 |
·提高教学能力 | 第40页 |
·及时总结教学实践 | 第40-41页 |
·调整自己的上课观念 | 第41页 |
·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 第41-42页 |
6 两种阅读教学法的异同 | 第42-48页 |
·教学目标不同 | 第42页 |
·教学内容不同 | 第42页 |
·教学效果不同 | 第42-48页 |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法 | 第42-43页 |
·语篇分析教学法 | 第43-48页 |
7 两种阅读教学法的效果比较 | 第48-52页 |
·成绩方面 | 第48-49页 |
·期中考试成绩 | 第48页 |
·期末考试成绩 | 第48-49页 |
·问卷调查 | 第49-52页 |
·调查对象 | 第49页 |
·问卷设计 | 第49页 |
·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8 结论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A | 第58-60页 |
附录B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