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陀螺稳定平台的研究 | 第11-17页 |
·光电稳定系统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国外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现状及发展 | 第12-13页 |
·国内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现状及发展 | 第13-17页 |
·影响视轴不稳定的因素概述 | 第17-18页 |
·陀螺稳定跟踪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陀螺稳定平台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 第18页 |
·陀螺稳定平台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文章安排 | 第19-21页 |
2 稳定系统模型分析和总体设计 | 第21-33页 |
·视轴隔离载机运动原理 | 第21-25页 |
·陀螺稳定与测角原理 | 第21页 |
·视轴稳定原理 | 第21-24页 |
·系统基本控制原理 | 第24-25页 |
·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 第25-26页 |
·光电稳定平台系统设计 | 第26-29页 |
·技术指标 | 第26-27页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27-28页 |
·总体分析 | 第28-29页 |
·稳定平台控制系统元器件选型 | 第29-32页 |
·主控制芯片的选择 | 第29页 |
·电机的选型 | 第29-30页 |
·陀螺的选型 | 第30-31页 |
·旋转变压器的选型 | 第31-32页 |
·AD 转换芯片的选择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33-40页 |
·系统各器件模型 | 第33-36页 |
·直流力矩电机的模型 | 第33-34页 |
·陀螺电机的模型 | 第34-35页 |
·旋转变压器的模型 | 第35页 |
·PWM 功率放大器模型 | 第35-36页 |
·稳定回路建模仿真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系统控制算法的研究 | 第40-48页 |
·常规 PID 控制算法 | 第40-41页 |
·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算法 | 第4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稳定平台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48-58页 |
·电源变换电路的设计 | 第48-50页 |
·主控芯片及外围电路 | 第50-54页 |
·主控制器 | 第50-51页 |
·CPLD 接口设计 | 第51-54页 |
·串口电路设计 | 第54页 |
·信号调理和 AD 转换电路 | 第54-56页 |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 第54-55页 |
·AD 转换电路 | 第55-56页 |
·电机驱动电路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稳定平台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58-64页 |
·处理器软件的设计 | 第58-61页 |
·系统软件设计说明 | 第60页 |
·系统工作模式的介绍 | 第60-61页 |
·系统算法的实现 | 第61-63页 |
·PID 参数离散化处理 | 第61-62页 |
·PID 参数反模糊化处理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7 总结 | 第64-66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4页 |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