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15-18页 |
·研究的目标、内容 | 第15-17页 |
·文章基本框架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商业银行风险传递分析 | 第18-33页 |
·商业银行风险涵义与分类 | 第18-19页 |
·商业银行风险涵义 | 第18页 |
·商业银行风险分类 | 第18-19页 |
·商业银行风险传递影响因素 | 第19-22页 |
·宏观因素 | 第19-20页 |
·微观因素 | 第20-22页 |
·商业银行风险传递 | 第22-25页 |
·内部传递 | 第22-23页 |
·外部传递 | 第23-25页 |
·风险传递途径特点 | 第25-29页 |
·按路径类型 | 第25-27页 |
·按照传递方向 | 第27页 |
·组合传递 | 第27-29页 |
·商业银行风险传递媒介 | 第29-33页 |
·资金媒介 | 第30页 |
·信息媒介 | 第30-31页 |
·技术媒介 | 第31页 |
·人员媒介 | 第31-33页 |
第三部分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特点 | 第33-36页 |
·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 | 第33页 |
·宏观经济状况良好 | 第33-34页 |
·金融独立性强 | 第34-35页 |
·银行运营效率低 | 第35页 |
·外汇储备只是账面贬值损失 | 第35-36页 |
第四部分 国际金融危机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传递 | 第36-40页 |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传递渠道分析 | 第36-38页 |
·汇率与外贸的传递 | 第36页 |
·流动性需求与金融市场的传递 | 第36-37页 |
·贸易链的传递 | 第37页 |
·市场预期传递 | 第37-38页 |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影响 | 第38页 |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风险传递的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五部分 风险传递的度量 | 第40-44页 |
·常见风险度量方法归纳 | 第40-41页 |
·概率法 | 第40页 |
·统计估值法 | 第40页 |
·GARCH-CoVaR 模型 | 第40-41页 |
·基于风险累积的风险传递度量 | 第41-44页 |
第六部分 基于风险传递研究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 第44-53页 |
·基于风险传递的风险防范建设 | 第44-47页 |
·宏微观防范 | 第44-45页 |
·内外部防范 | 第45页 |
·按照传递路径防范 | 第45-46页 |
·按传递媒介进行防范 | 第46-47页 |
·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第47-51页 |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与筹备 | 第47页 |
·风险信息数据库与信息渠道建设 | 第47-48页 |
·风险监控与预警机制建设 | 第48-49页 |
·风险管理决策与执行系统建设 | 第49页 |
·风险管理系统维护与反馈机制建设 | 第49-50页 |
·建立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第50-51页 |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 第51-53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53-55页 |
·全文结论 | 第53页 |
·未来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A 某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操作细则 | 第58-8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