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制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服装心理学、服装社会学论文

唐代妇女服饰研究

图目次第1-12页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7-28页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第17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7-24页
  一、学术著作第18-21页
  二、学术论文第21-24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4-28页
  一、研究资料的运用第24-25页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第25-27页
  三、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第27-28页
第二章 唐代妇女的日常服饰第28-55页
 第一节 襦第30-31页
 第二节 衫第31-35页
  一、衫第31-33页
  二、襦衫区别第33-35页
 第三节 裙第35-50页
  一、穿着方式第35-36页
  二、款式第36-43页
  三、服色第43-49页
  四、裙上图案第49-50页
 第四节 半臂第50-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三章 唐代妇女服饰中的“胡风”第55-68页
 第一节 “胡风”对唐代妇女服饰的影响第55-57页
 第二节 首服第57-59页
  一、羃第57-58页
  二、帷帽第58页
  三、胡帽第58-59页
 第三节 身服第59-63页
  一、窄衣与窄袖第59-60页
  二、袒胸服第60-62页
  三、回鹘装第62-63页
 第四节 足服第63-67页
  一、靴第63-64页
  二、鞋第64-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唐代妇女的发式第68-109页
 第一节 发式演变第68-72页
  一、披发、辫发与发髻第68-69页
  二、总角、丫髻与丫鬟第69-72页
 第二节 发髻种类第72-93页
  一、高髻第72-87页
  二、低髻第87-90页
  三、特殊髻式第90-93页
 第三节 鬓发式样第93-100页
  一、鬓发历史第93-96页
  二、鬓发式样第96-100页
 第四节 假发与义髻第100-108页
  一、假发历史第100页
  二、假发制作第100-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五章 唐代妇女的发饰与栉具第109-138页
 第一节 簪第109-114页
  一、笄第109-111页
  二、簪第111-112页
  三、搔头第112-114页
 第二节 钗第114-130页
  一、钗第114-115页
  二、步摇第115-118页
  三、簪花第118-119页
  四、花(金)钿第119-121页
  五、钗的材质第121-126页
  六、钗的形制第126-129页
  七、使用方法第129-130页
 第三节 栉具第130-137页
  一、梳篦第130-132页
  二、材质与形制第132-136页
  三、使用方式第136-137页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第六章 唐代妇女的面饰第138-179页
 第一节 涂脂抹粉第140-146页
  一、敷铅粉第140-142页
  二、抹胭脂第142-146页
 第二节 眉毛妆饰第146-161页
  一、眉黛样式第146-160页
  三、画眉材料第160-161页
 第三节 额头妆饰第161-168页
  一、额黄第161-163页
  二、花钿第163-168页
 第四节 脸颊妆饰第168-173页
  一、斜红第168-169页
  二、面靥第169-173页
 第五节 嘴唇妆饰第173-178页
  一、唇脂种类第173-174页
  二、唇脂制作第174-175页
  三、点唇样式第175-178页
 本章小结第178-179页
第七章 唐代妇女的面妆第179-189页
 第一节 红妆与白妆第180-185页
  一、红妆第180-183页
  二、白妆第183-185页
 第二节 几种特殊的面妆第185-188页
  一、紫妆第185页
  二、赭面第185-186页
  三、墨妆第186页
  四、慵来妆第186-187页
  五、血晕妆第187-188页
 本章小结第188-189页
第八章 结语第189-193页
 一、唐代妇女的服饰第189-190页
 二、唐代妇女的发式与发饰第190-191页
 三、唐代妇女的面饰与面妆第191-19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93-202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202-203页
致谢第203页

论文共2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氧防护涂层紫外辐照条件下微结构演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气溶胶遥感的中国陆地大气PM2.5浓度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