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国内外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具体缺陷问题研究 | 第14-15页 |
·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研究 | 第15-16页 |
·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认定 | 第16页 |
·国内外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导致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导致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国内外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国外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国内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文献评述 | 第22-24页 |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财务舞弊概念界定 | 第25-26页 |
·理论框架 | 第26-30页 |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26-27页 |
·投资者利益保护 | 第27页 |
·科层制度管理理论 | 第27-30页 |
4 基于万福生科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缺陷情况分析 | 第30-38页 |
·案例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30-31页 |
·万福生科公司简介 | 第30页 |
·为何选择万福生科 | 第30-31页 |
·基于万福生科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缺陷情况分析 | 第31-37页 |
·万福生科的舞弊手段 | 第31-33页 |
·导致万福生科发生舞弊的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 第33-37页 |
·案例小结 | 第37-38页 |
5 我国舞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问题分析 | 第38-47页 |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38页 |
·数据来源 | 第38页 |
·样本公司的选择 | 第38页 |
·内部控制缺陷指标设置 | 第38-41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41-46页 |
·控制环境类缺陷 | 第43-44页 |
·风险评估类缺陷 | 第44-45页 |
·控制活动类缺陷 | 第45页 |
·信息与沟通类缺陷 | 第45页 |
·内部监督类缺陷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7-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关于制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标准的政策建议 | 第48-49页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内控缺陷防范财务舞弊的建议 | 第49页 |
·完善控制环境缺陷,为其他控制要素提供根本保障 | 第49页 |
·完善控制活动缺陷,保障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 | 第49页 |
·完善信息与沟通缺陷,提高内部控制效率 | 第49页 |
·研究展望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I:舞弊样本上市公司资料表 | 第56-59页 |
附录II: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