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课程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高等教育的新理念—通识教育 | 第10页 |
| ·Web2.0 时代的到来 | 第10-11页 |
| ·学习支持—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新思潮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 ·通识课程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发展 | 第13-15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9-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第22-32页 |
| ·高校通识课程概述 | 第22-26页 |
| ·高校通识课程的内涵 | 第22页 |
| ·高校通识课程的特点 | 第22-23页 |
| ·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 ·网络时代下高校通识课程面临的挑战 | 第25-26页 |
| ·高校通识课程在线学习支持模型设计 | 第26-32页 |
| ·学习支持 | 第26-27页 |
| ·在线学习支持 | 第27页 |
| ·在线学习支持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27-28页 |
| ·在线学习支持维度分析 | 第28-29页 |
| ·在线学习支持模型阐述 | 第29-32页 |
| 第3章 高校通识课程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32-43页 |
| ·问卷设计 | 第32页 |
| ·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2-41页 |
| ·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2-40页 |
| ·教师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0-41页 |
| ·问卷调查结论与启示 | 第41-43页 |
| ·问卷调查的结论 | 第41-42页 |
| ·对在线学习支持平台设计的启示 | 第42-43页 |
| 第4章 高校通识课程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设计 | 第43-51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43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整体规划 | 第43-48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设计原则 | 第43-45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开发流程 | 第45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整体架构 | 第45-46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总体需求 | 第46-48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详细功能设计 | 第48-51页 |
| 第5章 高校通识课程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实现 | 第51-75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51-53页 |
| ·动易内容管理系统(CMS) | 第51页 |
| ·Discuz!NT 2.5 | 第51-52页 |
| ·社会性软件 | 第52-53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搭建 | 第53-59页 |
| ·开发环境的要求 | 第53页 |
| ·开发环境的配置 | 第53-55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安装与设置 | 第55-59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实现 | 第59-73页 |
| ·平台实现步骤 | 第59-60页 |
| ·平台模板制作 | 第60-64页 |
| ·平台模板替换 | 第64-65页 |
| ·平台栏目节点设置 | 第65-66页 |
| ·平台主要功能实现 | 第66-73页 |
| ·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功能测试 | 第73-75页 |
| ·测试方法 | 第73-74页 |
| ·测试结果 | 第74-75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 ·研究结论 | 第75页 |
|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附录一 | 第81-83页 |
| 附录二 | 第83-84页 |
| 附录三 | 第84-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一览表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