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专用汽车论文

急救车制压氧系统结构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车载制氧设备第13-14页
     ·氧气灌充设备第14-15页
   ·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制压氧单元设计第17-33页
   ·设计原则第18页
   ·技术工艺设计第18-20页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第18-19页
     ·工艺流程第19-20页
   ·结构布局设计第20-27页
     ·结构布局第20-21页
     ·设备选型第21-27页
   ·吸附分离模块结构设计第27-30页
     ·吸附塔第27-28页
     ·储氧灌第28-29页
     ·氧桥第29-30页
   ·单元结构总成及分析第30-33页
     ·Solidworks 模拟仿真第30-31页
     ·结构装配图第31-33页
第三章 充供氧单元设计第33-44页
   ·设计原则第33页
   ·技术工艺设计第33-35页
     ·氧气灌充技术第33-34页
     ·工艺流程第34-35页
   ·结构布局设计第35-40页
     ·结构布局第35-36页
     ·设备选型第36-37页
     ·连接管路第37-39页
     ·控制系统第39-40页
   ·单元结构总成及分析第40-44页
     ·Solidworks 模拟仿真第40-42页
     ·结构装配图第42-44页
第四章 制压氧系统一体化结构设计与性能评价第44-63页
   ·整机一体化结构第44-49页
     ·机架设计第44-46页
     ·制压氧系统模拟仿真第46-47页
     ·控制系统第47-49页
   ·制压氧单元有限元分析及优化第49-53页
     ·模型的建立第49-51页
     ·模型分析及优化第51-53页
   ·印制电路板模态分析第53-57页
     ·理论分析基础第54-55页
     ·模态分析结果第55-57页
     ·优化分析第57页
   ·性能评价第57-63页
     ·样机试制第57-60页
     ·制压氧单元性能测试第60-61页
     ·充供氧单元性能测试第61-62页
     ·技术参数第62-63页
第五章 制压氧系统振动分析与控制第63-76页
   ·动力学模型建立第63-66页
   ·减振系统设计第66-69页
     ·减振器的选择第66-67页
     ·减振器布局第67-69页
   ·振动冲击试验第69-75页
     ·测试方法第69页
     ·试验设计第69-70页
     ·随机振动试验第70-72页
     ·正弦扫频振动试验第72-75页
   ·振动控制与分析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结论第76-77页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双目鱼眼镜头的标定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DSP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