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视角的战略联盟稳定性博弈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第12-20页 |
·战略联盟稳定性相关理论 | 第12-16页 |
·战略联盟理论综合模型 | 第12-14页 |
·战略联盟稳定性理论综述 | 第14-16页 |
·博弈论及其相关模型 | 第16-20页 |
·博弈论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解释 | 第16-17页 |
·两企业战略联盟博弈分析 | 第17-20页 |
第3章 基于动态的战略联盟不稳定性形成机理 | 第20-27页 |
·战略联盟不稳定性描述 | 第20-22页 |
·战略联盟不稳定性涵义 | 第20页 |
·战略联盟不稳定性分类 | 第20-22页 |
·动态视角的战略联盟过程性描述 | 第22-23页 |
·发展过程的不稳定性形成机理 | 第23-27页 |
·伙伴选择过程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联盟运行过程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绩效评估过程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4章 促进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合作博弈模型 | 第27-37页 |
·促进战略联盟稳定的合作机制设置 | 第27-30页 |
·模型的相关定义 | 第27-29页 |
·有限次博弈模型 | 第29-30页 |
·无限次博弈模型 | 第30页 |
·监控机制设置 | 第30-33页 |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31-32页 |
·最优监控机制模型 | 第32-33页 |
·典型案例分析——以两企业战略联盟为例 | 第33-37页 |
·有限次博弈分析 | 第33-35页 |
·无限次博弈分析 | 第35-37页 |
第5章 促进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措施 | 第37-41页 |
·选择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 | 第37-38页 |
·建立并完善内部信任机制 | 第38页 |
·加强信息交流与有效沟通 | 第38-39页 |
·建立公平的绩效评估体系 | 第39-41页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第41-43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41-42页 |
·不足之处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