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一、 导论 | 第7-13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7-8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8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2、 实践意义 | 第8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 关于 TAFE 学院的宏观研究 | 第9页 |
2、 关于 TAFE 学院办学模式和教育特色的研究 | 第9-10页 |
3、 关于 TAFE 学院教师的研究 | 第10页 |
4、 关于 TAFE 学院课程设置的研究 | 第10页 |
5、 关于 TAFE 学院的质量保障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1、 TAFE 和 TAFE 学院 | 第13页 |
2、 质量、质量保障和质量保障体系 | 第13-14页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 能力本位理论 | 第14页 |
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4-15页 |
3、 终生教育理论 | 第15-16页 |
三、 TAFE 学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地位 | 第16-22页 |
(一) 澳大利亚 TAFE 学院兴起的原因 | 第16-17页 |
1、 终身教育理念是 TAFE 学院产生的思想基础 | 第16页 |
2、 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 TAFE 学院产生的动力 | 第16-17页 |
3、 新兴行业出现和劳动者职业诉求是 TAFE 学院兴起的直接原因 | 第17页 |
(二) 澳大利亚 TAFE 学院发展历程 | 第17-20页 |
1、 TAFE 学院的萌芽阶段(1946—1960 年) | 第17-18页 |
2、 TAFE 学院的初步发展阶段(1960—1980 年) | 第18页 |
3、 TAFE 学院的繁荣发展阶段 (1980—1990 年) | 第18-19页 |
4、 TAFE 学院成熟完善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 第19-20页 |
(三) TAFE 学院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 第20-22页 |
1、 澳大利亚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网络的主体 | 第20页 |
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提供者 | 第20页 |
3、 澳大利亚社会矛盾的调节者 | 第20-22页 |
四、 政府对 TAFE 学院办学质量的保障 | 第22-30页 |
(一)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制定法律保障 TAFE 学院办学质量 | 第22-23页 |
(二)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利用拨款机制保障 TAFE 学院教育经费 | 第23-24页 |
1、 制订法律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来源 | 第23页 |
2、 政府拨款以经常性拨款为主、项目招标为辅 | 第23页 |
3、 政府拨款力度加大 | 第23-24页 |
(三) 设立职业教育行政机关,用行政的手段保障 TAFE 学院教育质量 | 第24-26页 |
1、 联邦政府对 TAFE 学院的管理 | 第24-25页 |
2、 州和领地政府对于 TAFE 学院的管理 | 第25-26页 |
(四) 完善统一的国家培训框架 | 第26-30页 |
1、 国家培训框架(ANTF)的基本概况 | 第26页 |
2、 澳大利亚国家质量培训框架(AQTF) | 第26-27页 |
3、 培训包(TP) | 第27-28页 |
4、 澳大利亚资格认证框架(AQF) | 第28-30页 |
五、 行业对 TAFE 学院办学质量的保障 | 第30-35页 |
(一) 参与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和宏观决策 | 第30页 |
(二) 参与 TAFE 学院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 | 第30-31页 |
1、 专业设置 | 第30-31页 |
2、 课程设置与开发 | 第31页 |
(三) 参与 TAFE 学院教学过程的实施 | 第31-32页 |
(四) 参与 TAFE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 第32页 |
(五) 参与 TAFE 学院的资金投入 | 第32-33页 |
(六) 参与 TAFE 学院的质量评估 | 第33-35页 |
六、 TAFE 学院自身质量保障体系——以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TAFE 学院为例 | 第35-42页 |
(一) TAFE 学院的师资质量保障 | 第35-37页 |
1、 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 | 第35-36页 |
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 第36-37页 |
(二) TAFE 学院能力为本的课程和教学质量保障 | 第37-39页 |
1、 以能力为本的课程质量保障 | 第37-38页 |
2、 以能力为本,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 | 第38页 |
3、 TAFE 学院产学研结合的学生就业保障 | 第38-39页 |
(三) TAFE 学院质量评价体系 | 第39-42页 |
1、 以能力为本位的学生评价 | 第39-40页 |
2、 TAFE 学院自身质量评估体系 | 第40-42页 |
七、 对澳大利亚 TAFE 学院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借鉴 | 第42-49页 |
(一) 澳大利亚 TAFE 学院质量保障体系之精髓 | 第42-44页 |
1、 行业主导、国家支持的管理运行机制 | 第42页 |
2、 以质量和效率优先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机制 | 第42页 |
3、 由顾客导向和需求驱动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4、 健全统一的框架、标准和认证机制 | 第43-44页 |
(二) TAFE 学院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启示 | 第44-49页 |
1、 以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转变办学理念 | 第44-45页 |
2、 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高职院校提供政策保障 | 第45页 |
3、 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体制,为高职院校提供资金保障 | 第45页 |
4、 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高职院校提供制度保障 | 第45-46页 |
5、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