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安抚模型的建构及其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9-28页
 1 安抚研究综述第9-22页
   ·安抚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第9页
   ·安抚的概念第9-10页
   ·安抚的种类第10-14页
   ·安抚的价值第14-15页
   ·安抚的处理方式第15-17页
   ·安抚研究的综述第17-22页
 2 人际关系问题研究综述第22-28页
   ·人际关系的概念第22-23页
   ·人际关系理论第23-25页
   ·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第25-26页
   ·人际关系困扰的诊断第26-27页
   ·人际关系困扰的研究第27-28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8-29页
 1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8页
 2 本研究探讨的问题第28页
 3 研究意义第28-29页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第29-34页
 研究一 安抚问卷的结构探索第29-31页
  1 研究目的第29页
  2 研究内容第29页
  3 研究假设第29页
  4 研究流程第29-30页
  5 研究方法第30-31页
  6 被试第31页
  7 数据分析方法第31页
 研究二 大学生的安抚水平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第31-33页
  1 研究目的第31-32页
  2 研究假设第32页
  3 研究方法第32-33页
   ·被试第32页
   ·研究工具第32页
   ·研究程序第32-33页
 研究三 安抚行为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研究第33-34页
  1 研究目的第33页
  2 研究假设第33页
  3 研究方法第33-34页
   ·被试第33页
   ·研究工具第33页
   ·研究程序第33-34页
第四部分 研究内容第34-83页
 1 安抚的结构研究第34-64页
   ·安抚结构的构建第34-49页
   ·安抚行为问卷的结构与测量第49-63页
   ·结论第63-64页
 2 安抚行为的特点第64-76页
   ·安抚行为的一般特点第64-65页
   ·个人背景变量对安抚行为的影响第65-74页
   ·讨论第74-76页
   ·结论第76页
 3 安抚行为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研究第76-83页
   ·研究目的第76-77页
   ·研究被试第77页
   ·研究工具第77页
   ·研究结果第77-81页
   ·讨论第81-82页
   ·结论第82-83页
第五部分 总结论第83-84页
第六部分 创新、局限与展望第84-86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84页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附录第90-93页
 附录1 结构化访谈问卷第90页
 附录2 开放式问卷第90-91页
 附录3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第9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群体羞愧情绪及行为倾向研究
下一篇:学前儿童情绪理解与调节的发展及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