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小学语文练习册比较研究--以《北大绿卡》和《加拿大完全课程》为分析对象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一) 国际背景 | 第9页 |
(二) 国内背景 | 第9-10页 |
(三) 个人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一) 研究问题 | 第10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11-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 研究过程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基础理论研究 | 第13-17页 |
一、关于练习册的理论研究 | 第13-17页 |
(一) 相关概念解读 | 第13-15页 |
(二) 语文练习册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中加练习册的宏观比较 | 第17-28页 |
一、设计理念的比较 | 第17-20页 |
(一) 理念的含义 | 第17页 |
(二)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第17页 |
(三) 语文练习册的设计理念 | 第17页 |
(四) 设计理念的比较 | 第17-20页 |
二、内容体系的比较 | 第20-26页 |
(一) 《北大绿卡》的内容构成及特点 | 第20页 |
(二) 《加拿大完全课程》内容的构成及特点 | 第20-25页 |
(三) 二者的比较分析 | 第25-26页 |
三、装帧设计的比较 | 第26-28页 |
(一) 《北大绿卡》装帧设计的特点 | 第27页 |
(二) 《加拿大完全课程》装帧设计的特点 | 第27页 |
(三) 二者的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阅读练习的比较 | 第28-35页 |
一、阅读练习的构成 | 第28-29页 |
(一) 《北大绿卡》阅读练习的构成 | 第28页 |
(二) 《加拿大完全课程》阅读练习的构成 | 第28页 |
(三) 二者的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二、阅读选文的比较 | 第29-33页 |
(一) 北大绿卡选文的特点 | 第30-31页 |
(二) 《加拿大完全课程》选文的特点 | 第31-33页 |
(三) 二者的比较分析 | 第33页 |
三、选文后练习题设计的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写作练习的比较 | 第35-41页 |
一、《北大绿卡》的写作特点 | 第36-37页 |
(一) 与选文密切相关 | 第36-37页 |
(二) 写作样式丰富 | 第37页 |
二、《加拿大完全课程》写作的特点 | 第37-39页 |
(一) 读写结合紧密 | 第37-39页 |
(二) 写作以语文知识为依托 | 第39页 |
三、二者的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一) 写作练习都与选文紧密联系 | 第39-40页 |
(二) 写作练习题型都比较丰富 | 第40页 |
(三) 写作同语文知识的结合程度不同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思考与建议 | 第41-45页 |
一、宏观结构 | 第41-43页 |
(一) 设计理念方面 | 第41-42页 |
(二) 装帧设计体现人文关怀 | 第42-43页 |
(三) 习题设置科学合理 | 第43页 |
二、微观内容 | 第43-45页 |
(一) 阅读选文贴近儿童生活,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 第43-44页 |
(二) 写作练习与阅读及语文知识紧密结合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