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L-异亮氨酸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 第11-20页 |
·L-异亮氨酸的性质 | 第11页 |
·L-异亮氨酸的用途及市场 | 第11-12页 |
·L-异亮氨酸的生产方法 | 第12-13页 |
·产L-异亮氨酸菌株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L-异亮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 | 第14-20页 |
·L异亮氨酸代谢工程育种 | 第20-21页 |
·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 | 第21-22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转录组学分析L异亮氨酸生产菌C.glutamicum JHI3-156 | 第24-38页 |
·引言 | 第2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4-28页 |
·菌株 | 第24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4-25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25-26页 |
·发酵参数测定 | 第26-27页 |
·转录组学分析 | 第27-28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28-35页 |
·分批发酵培养C.glutamicum JHI3-156及野生菌C glutamicum ATCC13869 | 第28-29页 |
·ATCC13869和JHB-156转录组学比较分析 | 第29页 |
·糖酵解途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29-30页 |
·TCA循环途径及旁系支路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30-31页 |
·氧化磷酸化途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31-32页 |
·TCA循环回补反应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32-33页 |
·氨基酸代谢途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33-34页 |
·丙酸代谢途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蛋白组学分析L-异亮氨酸生产菌C.glutamicum JHI3-156 | 第38-45页 |
·引言 | 第3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8-40页 |
·菌株 | 第38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8-39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39页 |
·发酵参数测定 | 第39页 |
·二维电泳 | 第39页 |
·图像扫描和差异蛋白点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差异蛋白点鉴定 | 第40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40-43页 |
·C. glutamicum ATCC13869和C.glutamicum JHI3-156的全细胞蛋白提取 | 第40页 |
·C. glutamicum ATCC13869和C.glutamicum JHI3-156的蛋白组学分析 | 第40-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过量表达具有抗反馈抑制能力的TD和AHAS提高C. glutamicum JHI3-156L-异亮氨酸产量 | 第45-65页 |
·引言 | 第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5-52页 |
·菌株、质粒及相关引物 | 第45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5-47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47-49页 |
·分子生物学操作 | 第49-50页 |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试验 | 第50页 |
·重组菌的蛋白表达分析 | 第50页 |
·目标蛋白的Ni柱纯化和含量确定 | 第50-51页 |
·酶活检测分析 | 第51页 |
·发酵参数测定 | 第51-52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52-63页 |
·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53页 |
·序列分析 | 第53页 |
·重组蛋白的SDS-PAGE分析 | 第53-54页 |
·反馈抑制分析 | 第54-56页 |
·L-异亮氨酸生产用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6-57页 |
·重组质粒稳定性研究 | 第57页 |
·TD和AHAS在C. glutamicum JHI3-156中的表达情况 | 第57-59页 |
·JHI3-156重组菌的摇瓶产酸分析 | 第59-62页 |
·JHI3-156/pDXW-8-ilvBNl-ilvA1的补料分批培养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过量表达全局调控因子Lrp和双组分分泌系统BmFE提高C.glutamicum JHI3-156L-异亮氨酸产量 | 第65-77页 |
·引言 | 第6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5-68页 |
·菌株、质粒及相关引物 | 第65-66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66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66页 |
·分子生物学操作 | 第66页 |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试验 | 第66-67页 |
·重组菌的蛋白表达分析 | 第67页 |
·L-异亮氨酸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 | 第67页 |
·测定C. glutamicum重组菌中L-异亮氨酸分泌能力 | 第67页 |
·发酵参数测定 | 第67-68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68-75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 第68-70页 |
·重组质粒稳定性研究 | 第70页 |
·在C. glutamicum JHI3-156中过量表达brnFE仅能轻微提高L异亮氨酸的分泌 | 第70-71页 |
·Lrp有利于提高JHI3-156生产L-异亮氨酸水平 | 第71-74页 |
·JHI3-156/pDXW-8-lrp-brnFE的补料分批发酵 | 第74-75页 |
·讨论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增加合成途径碳流和NADPH供应提高C glutamicum JHI3-156 L异亮氨酸产量 | 第77-92页 |
·引言 | 第7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7-80页 |
·菌株、质粒及相关引物 | 第77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77-78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78页 |
·分子生物学操作 | 第78-79页 |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试验 | 第79页 |
·重组菌的蛋白表达分析 | 第79页 |
·L-异亮氨酸合成关键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 第79页 |
·酶活检测分析 | 第79-80页 |
·胞内NADP~+和NADPH浓度的测定 | 第80页 |
·发酵参数测定 | 第80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80-90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0-83页 |
·重组质粒稳定性研究 | 第83页 |
·不同JHI3-156重组菌的L-异亮氨酸生产比较 | 第83-86页 |
·不同重组菌中一些关键酶表达及酶活分析 | 第86-89页 |
·JHI3-156/pDXW-8-ilvBN1-ilvA1-ppnk1的补料分批发酵 | 第89-90页 |
·讨论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主要结论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6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