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一)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及功能 | 第9-11页 |
(二)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 | 第11-12页 |
(三) 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 | 第12-13页 |
(四) 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概述 | 第16-24页 |
一、 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内涵 | 第16-18页 |
(一) 概念 | 第16-17页 |
(二) 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分析 | 第17-18页 |
二、 建设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的意义 | 第18-19页 |
(一) 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 第18-19页 |
(二) 建设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 第19页 |
三、 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与任务 | 第19-24页 |
(一) 定位 | 第19-20页 |
(二) 主要任务 | 第20-21页 |
(三) 原则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国内先进案例研究 | 第24-31页 |
一、 国内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 | 第24-28页 |
(一) 政策研究 | 第24-25页 |
(二) 投入研究 | 第25页 |
(三) 发展模式研究 | 第25-27页 |
(四) 管理研究 | 第27-28页 |
二、 国内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国外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研究 | 第31-37页 |
一、 资金投入情况 | 第31-32页 |
二、 管理方式 | 第32-33页 |
三、 运行机制 | 第33-34页 |
四、 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实训基地发展的启示 | 第34-37页 |
(一) 合理定位 | 第34页 |
(二) 资金投入 | 第34-35页 |
(三) 管理模式 | 第35页 |
(四) 运行机制 | 第35-37页 |
第五章 辽宁省装备制造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37-50页 |
一、 装备制造业 | 第37-38页 |
(一) 装备制造业内涵 | 第37-38页 |
(二) 辽宁装备制造业情况 | 第38页 |
二、 辽宁省装备制造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 第38-45页 |
(一) 建设理念 | 第38-39页 |
(二) 资金来源 | 第39-40页 |
(三) 体系构建 | 第40-42页 |
(四) 运行机制 | 第42-44页 |
(五) 共享程度 | 第44-45页 |
三、 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5-50页 |
(一) 实训基地的功能作用有待提高 | 第45-46页 |
(二) 政策和制度不健全 | 第46-47页 |
(三) 实训基地体制建设不完善 | 第47页 |
(四) 缺乏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 第47页 |
(五) 缺乏一支有丰富经验且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实训师资队伍 | 第47-50页 |
第六章 对辽宁省装备制造类专业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第50-57页 |
一、 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 第50页 |
二、 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 | 第50-51页 |
三、 以企业管理制度为模型,采用股份制管理 | 第51-53页 |
四、 以“双师”素质为目标,加强师资管理 | 第53-54页 |
五、 以生产代消耗,减少投资压力 | 第54-55页 |
六、 完善企业参与机制,加强依托作用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70页 |
附录 1 | 第62-65页 |
附录 2 | 第65-68页 |
附录 3 | 第68-69页 |
附录 4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