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我国坦白制度适用中的疑难问题 | 第11-17页 |
(一)典型实案及争议情况 | 第11-13页 |
1、典型实案 | 第11页 |
2、实案争议情况 | 第11-13页 |
(二)我国坦白制度适用疑难问题 | 第13-17页 |
1、“坦白”与自首、当庭自愿认罪等量刑情节如何界分 | 第13-15页 |
2、坦白情节如何考究“如实供述” | 第15页 |
3、“从宽”的量刑幅度如何把握 | 第15-17页 |
二、我国坦白制度适用疑难问题的分析 | 第17-22页 |
(一)“坦白”的认定 | 第17-19页 |
1、坦白的主体定位为“犯罪嫌疑人” | 第17-18页 |
2、坦白主体须“被动到案” | 第18页 |
3、“如实供述”的情形 | 第18-19页 |
(二)“从宽”的认定 | 第19-22页 |
1、“从宽”应包含的内容 | 第19-20页 |
2、“从宽”幅度的量化 | 第20-21页 |
3、“可以型”的法律认定 | 第21页 |
4、相关从宽处罚的“避免特别严重后果”的标准 | 第21-22页 |
三、我国坦白制度完善构想——基于适用中的疑难问题解决的视角 | 第22-26页 |
(一)完善坦白制度在坦白主体、到案形式上的认定 | 第22-23页 |
(二)明确坦白制度中“如实供述”的标准 | 第23-24页 |
(三)对坦白情节从宽处罚幅度进行细化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