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方言语音的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襄汾县自然地理及历史沿革 | 第9-10页 |
| ·自然地理 | 第9页 |
| ·历史沿革 | 第9-10页 |
| ·襄汾县方言概况 | 第10-14页 |
| ·方言分区 | 第10-11页 |
| ·城关话声韵调系统 | 第11-13页 |
| ·方言特点 | 第13-14页 |
| ·选题意义、目的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材料来源及发音合作人 | 第16页 |
| ·本文使用的音标符号 | 第16-19页 |
| 2 襄汾方言五个片区声母的比较 | 第19-27页 |
| ·帮、非、端组声母的比较 | 第19-20页 |
| ·精、见组声母的比较 | 第20-22页 |
| ·知、庄、章组声母的比较 | 第22-27页 |
| 3 襄汾方言五个片区方言韵母及声调的比较 | 第27-51页 |
| ·阴声韵的比较 | 第27-33页 |
| ·阳声韵的比较 | 第33-40页 |
| ·入声韵的比较 | 第40-46页 |
| ·声调的比较 | 第46-51页 |
| 4 襄汾方言语音差异的研究 | 第51-77页 |
| ·历史研究 | 第51-71页 |
| ·声母差异的历史研究 | 第52-60页 |
| ·韵母差异的历史研究 | 第60-71页 |
| ·汾河在襄汾方言分布格局形成中的作用 | 第71-74页 |
| ·历史行政区划分对襄汾方言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 | 第74-77页 |
| 5 结语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