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弓弦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二胡、高胡论文

论二胡演奏中的“动”与“静”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二胡演奏中“动”与“静”的科学内涵第8-18页
 第一节 二胡演奏中的“动”的科学内涵第8-13页
  一、 演奏过程中的思维活动第8-9页
  二、 演奏过程中的气息活动第9-10页
  三、 演奏过程中的演奏动作第10-12页
  四、 演奏过程中的音响运动第12-13页
  五、 动态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第13页
 第二节 二胡演奏中的“静”的科学内涵第13-18页
  一、 演奏过程中冷静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第13-14页
  二、 演奏过程中的稳定的气息状态第14-15页
  三、 演奏过程中的力的平衡第15-16页
  四、 演奏过程中的音响的平衡第16页
  五、 静态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第16-18页
第二章 二胡演奏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第18-22页
 第一节 正确理解在二胡演奏中“静”对于“动”的特殊意义第18-20页
  一、 “静”的相对性和条件性第18-19页
  二、 从“静”看“动”认识二胡演奏的逻辑性第19-20页
 第二节 正确看待二胡演奏中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第20-22页
  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二胡演奏中的特定内涵和存在形式第20-21页
  二、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二胡演奏中的重要性第21-22页
第三章 二胡演奏中“动”与“静”的现实运用第22-27页
 第一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胡演奏中的思维与心态的关系第22页
 第二节 正确认识二胡演奏中的气息运用第22-24页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胡演奏中的动与不动、主动与被动、先动与后动、多动与少动第24-25页
 第四节 正确认识音乐音响运动规律第25-27页
结论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29页

论文共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静止”理念对阿沃·帕特钟鸣音乐创作的影响及相关技术类型
下一篇:析琵琶曲《草原雄鹰》